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为深入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11月4日,2025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成功召开。本论坛

为深入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11月4日,“2025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成功召开。本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科技培训中心承办,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主流媒体的200余位代表,共同探讨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聚焦现实挑战,共谋发展新篇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尚俊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科普教育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传播形式单一等现实挑战,亟需构建“资源共享、媒体联动、全域协同”的现代化科普教育新体系,并提出了对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未来发展的期待。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科协原书记处书记王治国指出,科普事业是大众进入科学世界的“钥匙”,当前其覆盖面仍需拓展。他强调,要打通科普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并寄望新成立的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能推动中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科教领域各方面协同进步。

尚俊杰副会长致辞

王治国书记致辞

权威专家论道,共绘发展蓝图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以“加强实践 做好研学”为题,深刻阐述了知行合一、创新致用、青年担当与家国梦想间的内在联系,为学子成长与研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范体宇处长从社会认知、市场挑战、科学评价、行业要求及平台建设等维度系统阐述推动科普研学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与未来展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生部成蒙副主任生动诠释了“融媒体时代科研机构的流量密码”,展示了科学传播的创新实践。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名师崔鸿教授则深入探讨了“以科普研学新生态,重塑科学教育未来”,呼吁构建校内外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教育新样态。

刘嘉麒院士做主旨报告

范体宇处长做主旨报告

成蒙副主任做主旨报告

崔鸿教授做主旨报告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国家自然博物馆、WWF、根与芽、冰享未来项目的六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教协同发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进行深度对话,共议多学科融合育人的创新路径。

圆桌讨论

实践成果丰硕,创新模式涌现

论坛现场发布了一系列优质特色研学线路。这些线路充分整合了科研机构、自然生态、工业能源及科技文化等优质资源,覆盖海洋探索、生态治理、气象科学、生命基因、工业科创及红色科技等多领域,线路设计注重教育属性与互动体验,通过场景化、探究式学习,将高端科研资源转化为适配青少年的科普内容,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育网络。

媒体聚力联动,共谱传播新篇

大会期间,发起了“百城媒体伙伴计划”,人民视频、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国家天文、红山晚报、安徽省视界映像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科普大V代表多家媒体机构携手,共同传播科学价值,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百城媒体伙伴计划发布

多方协同签约,共启合作新篇

为将发展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论坛现场举行了多轮合作签约仪式。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先后与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事业部、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达成战略合作;随后,更携手天祥珑悦文化旅游(北京)有限公司、长青老龄教育科技(河北)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此次系列签约聚焦科普研学在课程出版、场景落地与产教融合等关键环节,标志着“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将为科普研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创新活力。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合作签约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天祥珑悦

文化旅游(北京)有限公司、

长青老龄教育科技(河北)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签约

协同机制建立,组织保障强化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会议还为常务理事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新当选的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贾梦秋院士公布了2025年工作计划,强调将通过资源整合、标准制定等举措,推动科普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合影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普研学事业向协同创新、全域发展的方向迈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业引领下,通过多方协同、媒体助力,必将开创科普研学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511/05/WS690b0da4a310c4deea5f03b0.html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