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绘制幼儿科学教育新图景,这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0月27日,2025年幼儿园STEM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开幕。本次研讨会以植根探究、整合学科、赋能教师、培育未来为主题,中美两国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与全球化视野。上海学

10月27日,“2025年幼儿园STEM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开幕。本次研讨会以“植根探究、整合学科、赋能教师、培育未来”为主题,中美两国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与全球化视野。“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学前STEM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活动现场举行。

研讨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姚潇鸫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的未来在儿童,科技的根基在教育。“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学前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上海师范大学主动融入国家教育战略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我国学前STEM教育发展的重要起点。

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早期STEM研究中心主任艾莉莎·兰格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幼儿时期的经历以及儿童在幼儿园初期的表现,不仅对他们在STEM领域未来的教育发展轨迹至关重要,对阅读等其他领域也有巨大影响。她期待与中国相关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让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平等的STEM学习机会。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为主题,从科学哲学的宏大视角,梳理了科学范式从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到数据涌现的演进历程,强调科学教育需要“从知识到素养”。倪闽景同时提出了培育幼儿科学素养的十大路径,包括“发展感官能力和情感能力”“保持好奇心”“习惯用动手实践来尝试探究”“包容错误”等。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燕在《破解焦虑,路径革新》的报告中,直面一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的核心困境,系统剖析了“双重身份焦虑论”“知识储备论”等五大认知误区。李燕谈到,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好奇心与引导探究过程,进而提出“以科学-工程实践为导向”的革新路径,表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科学实践能力,并展示了将科学与工程实践与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机融合的路径。

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谢莉·康塞尔在报告《不仅仅是娱乐和游戏!数学还在何处?》中,结合大量案例,阐明了规则游戏对幼儿执行功能与逻辑数学思维发展的核心价值。康塞尔指出,所有儿童都能从游戏中受益,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棋盘游戏、卡片游戏等发现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效促进幼儿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美国阿拉斯加朱诺地区幼儿科学教研员詹妮弗·汤普森聚焦《与幼儿一起探究平衡与运动》,系统阐释了建构主义理论在STEM活动中的实践运用。汤普森通过平衡游戏、摆锤探索、移动雕塑制作等案例,展示了教师如何作为观察者与引导者,通过启发性提问支持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构建物理知识与科学思维。

本次大会设五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与教师分享了丰富多彩的STEM本土化实践案例,勾勒出一幅“问题共生、策略共育、发现共享”的中国学前STEM教育创新画卷。

此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主办,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早期STEM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学前教育数智化创新发展专题实验室、上海托幼协会、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协办。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4090.shtm

编辑:陈陈 审编:益审核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