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盐田社工:社工服务进军营,双拥工作创新篇

军营社工服务是以促进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协助部队官兵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完成从社会公民—合格军人—优秀公民的转变;整合政府、部队、社会等资源,加强军地共建、军民

QQ截图20180802095217

军营社工服务是以“促进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协助部队官兵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完成从“社会公民—合格军人—优秀公民”的转变;整合政府、部队、社会等资源,加强军地共建、军民互动,共同打造社会化的双拥文化。从2008年5月至2018年近10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通过向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的20余个连级以上武警部队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盐田社工以在驻盐部队中设立的军营社工服务室和建立历奇基地为载体,围绕“新兵适应”、“老兵退伍”、“减压与情绪管理”、“身心灵健康”、“军民互动”等主题,以“新兵快乐营”、“退伍兵增值营”、“减压与情绪管理班”、“身心灵健康大讲堂”、“军民互动营”等活动形式开展服务。

2

盐田社工军营社工团队

“新兵快乐营”主要是协助入伍新兵顺利适应部队生活,完成“社会公民—合格军人”的转变,包括环境适应、身份及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军营社工通过开展新兵见面会、“从心入伍”新兵适应小组和军人心理适应健康讲座,丰富新兵军营生活,以生动的形式协助新老兵沟通感情并交流经验,协助新兵尽快融入部队生活。针对军营适应存在特别需求的战士,社工开展个别咨询及个案跟进,辅导他们舒缓因环境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紧张心理。

“退伍兵增值营”,是针对退伍老兵离别的情绪困扰、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而开展的社工服务,目的是协助退伍老兵顺利地从“合格军人—优秀公民”转变。通过开展“我们的纪念册”退伍兵DV拍摄小组、“警彩纷呈”DV作品展示会、“给未来的自己”就业辅导小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服务,帮助退伍兵提升社会求职、社会适应能力,顺利渡过退伍期。

武警部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官兵们除了日常执行军事任务之外,还需在重大节庆配合地方执行安保任务,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还需要承担救援工作,会面临晋升、考军校、承担责任重大的工作、生活等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军营社工会为他们举行历奇拓展减压活动和压力调适讲座,聘请专家为部队官兵举办“身心灵健康大讲堂”。2016年,军营社工邀请了10多名老师义工,为有志向考军校的战士开展“助圆军考梦”军校备考辅导小组,课业辅导效果明显。

3

军营社工为机动支队三中队战士开展减压历奇活动

“军民互动营”主要通过组织辖区青少年、外来工、残疾人士及其家属进入军营与驻盐官兵一起参与联欢活动,让社会各界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国防教育的熏陶。2011年以来,军营社工组织“橄榄绿”军人义工队走出军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为社会的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优抚对象、高龄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我们在一起”关爱探访活动、“军地义工生态文明微行动”、“军徽映夕阳,军徽照晨曦”扶老爱幼专项服务。在一次军人义工探访活动中,社工了解到居民小何(化名)自小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小何爸爸日复一日地早上将小何从六楼背到一楼,等候前往职康中心的班车,傍晚再将小何从一楼背到六楼。岁月流逝,小何爸爸年岁渐长,背人上下楼的他不胜体力了。武警十三中队独立排的军人义工知道情况后,征得小何父母的同意,接过小何爸爸的班,天天按时背小何上下楼,无论部队官兵怎么更换,总有一个热心的军人每天准时出现在小何的家门口接送她。截至2018年7月,盐田区“橄榄绿”军人义工发展到300多人,共开展义工服务58场,服务达8300多人次,成为军地互惠共融发展一支重要力量。

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发展,军营社工服务初步形成了服务体系。该项目现已完成了涉及情绪困扰、人际关系、适应压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个案5个,咨询1762个,主题活动378个,小组及工作坊共133节,服务达26730人次。

4

军营社工为机动支队士官及以上干部开展心理行为培训

此外,盐田社工的军营社工服务项目更是屡获佳绩。2012年,盐田区“社工服务进军营”项目获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2013年,项目获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公益慈善实施项目铜奖;2014年4月,时任全国双拥办副主任巴谋国同志亲临盐田视察,认为盐田军营社工服务模式值得在全国积极推广;2015年,项目完成《军营社会工作标准操作手册》制定工作;以军营社工为题材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火玫瑰与橄榄绿》,在2016年获首届全国社工微电影大赛活动提名影片奖、2017年获第十届深圳社工微电影比赛二等奖、2018年获市总工会第二届职工微电影大赛故事类银奖。

编辑:XKJ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