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街道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倾情守护困境儿童成长纪实
小雨、小雪,生日快乐!温暖的烛光映照着双胞胎姐妹略带羞涩却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在万新社区活动室里,蓝丝带志愿者为她们准备的生日蛋糕正散发着甜香。这对于曾因家庭变故而性格孤僻、甚至产生厌学自残倾向的姐妹
“小雨、小雪,生日快乐!”温暖的烛光映照着双胞胎姐妹略带羞涩却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在万新社区活动室里,蓝丝带志愿者为她们准备的生日蛋糕正散发着甜香。这对于曾因家庭变故而性格孤僻、甚至产生厌学自残倾向的姐妹俩而言,是过去难以想象的温馨场景。这样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正是万盛街道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的生动注脚。
缘起:一根蓝丝带,系起万家情
2019年4月,为回应基层社会治理中日益凸显的“一老一小”关爱需求,万盛街道万新社区党委牵头,将一抹温暖的“蓝色”引入社区,发起成立了“蓝丝带志愿者”组织。2024年5月,为适应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要求,组织正式升级注册为“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六载春秋,初心未改。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始终以“感恩、鼓励、关怀与爱”为行动圭臬,秉承“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从最初的邻里相助,逐步发展为拥有心理辅导、困境儿童援助、老街国学课堂三大品牌项目的专业社会力量。蓝丝带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和坚实的资源保障。它的建立与发展,是万盛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精神,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生动实践的缩影。街道及社区层面的大力支持,为蓝丝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依托位于4A级旅游景区万盛老街中心地段的区位优势,蓝丝带的服务阵地辐射近万居民。累计投入110余万元资金、打造出的300余平米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为各项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这根飘动的蓝丝带,已成为万盛街道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政策要求的一个温暖缩影。
深耕:三大支柱,撑起守护天空
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准聚焦,构建起三大坚实的服务支柱,为辖区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支柱一:困境儿童援助——精准滴灌,让希望重生
困境儿童援助项目是蓝丝带最核心、最倾注心血的领域。项目以“关注困境儿童,干预成长轨迹,引导健康发展”为宗旨,精准帮扶因家庭贫困、监护缺失或无力、自身残疾等原因陷入生理性与社会性困境的儿童。它不仅仅提供物质慰问,更致力于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资源链接、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等系统性、常态化的方式,进行“精准滴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轨迹。
支柱二:老街国学课堂——文化润心,让美德生根
自启动以来,老街国学课堂已累计开课超过300次。它巧妙依托万盛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典籍,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朗朗上口的诗词诵读、沉浸式的传统礼仪体验,将抽象的国学知识变得鲜活可感。课堂上,志愿者们不仅带领孩子们逐句解读经典内涵,还融入书法临摹、传统节日习俗讲解等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300余次的坚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该项目已成为辖区文化服务的亮丽品牌,为传承文化薪火、助力儿童全面成长注入了深沉而温暖的力量。
支柱三:心理辅导——守护心灵,让阳光透入
除了针对特定困境儿童的心理干预,蓝丝带也面向辖区儿童及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心理支持服务。在万盛老街,打造的心理咨询室温馨而又惬意,不定期开设的心理讲座常常座无虚席,讲座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早识别和疏导儿童成长中的情绪与行为问题,筑牢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300余名家长儿童参与其中。
从“失学少年”到“职场青年”的蜕变
小胡自幼遭遇家庭变故,父亲早逝,母亲为智力残疾人,2020 年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体系。但家庭关爱的缺失让 14岁的他精神萎靡、选择辍学,未来一片迷茫。蓝丝带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从改善生活环境入手,志愿者定期清理其杂乱的家,为他营造整洁的生活空间;心理志愿者通过数十次耐心疏导,逐步打开他封闭的内心;为助其重返校园,志愿者每日轮流接送,协调解决入学难题,成功帮他走进职业高中课堂。
然而,小胡因校园适应问题再次辍学,蓝丝带并未放弃,坚持定期走访保持联系,防止他与社会脱节。2023 年小胡成年后,帮扶重心转向扶志与扶业,志愿者引导他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感,还多方协调就业机会。同年4月,小胡成功入职物业公司成为保安,如今已稳定工作两年,个人精神面貌与家庭环境焕然一新,从需要全面照顾的困境少年,蜕变为自食其力、能为社会做贡献的职场青年。
荣光:暖心服务与业界认可,共筑成长守护墙
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建立在常态化、制度化、暖心化的运行机制之上,现已组建起一支由2名心理咨询师、4名社会工作者与3名“五老”构成的核心团队,并汇聚了来自企事业单位、社区干部、教师、青年等30余位志愿者。截至目前,项目覆盖心理困境青少年3名,成长困境儿童30名,其中像小胡、小雨小雪这样的重点个案有12名,成功帮扶结案3名。中心坚持每月为孩子们开展至少1次专项服务,围绕心理、学业、社会融入等核心需求提供持续陪伴。每逢节假日,志愿者必定上门走访,送上的不仅是慰问品,更是那份一直被惦记的温暖。最让孩子们倍感珍视的,是中心记住了每个孩子的生日。每当生日来临,志愿者都会精心准备蛋糕,举办一个小而温馨的生日仪式。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极大地弥补了孩子们可能缺失的家庭关爱,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爱着、注视着,从而获得宝贵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凭借专业、扎实且富有温度的服务,蓝丝带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困境儿童援助项目在2019年便荣获重庆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其所在的社区及组织内个人,也先后斩获“重庆市最美志愿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10余项市级荣誉。每一块奖牌、每一张证书,都是对蓝丝带人默默付出与卓越成效的最佳褒奖,激励着他们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展望:蓝色征途,书写基层治理温情篇章
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是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更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柔性力量与人文关怀的鲜活样本。它用一根 “蓝丝带” 串联起政策支持、社会资源与个体需求,打破了困境儿童成长中的孤独与壁垒,让 精准帮扶、常态关爱 不再是口号,而是切实改变儿童命运的行动。
从帮助个体儿童走出困境,到推动社区形成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再到为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积累经验,蓝丝带的工作不仅守护了困境儿童的当下,更点亮了他们的未来,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温暖与力量。未来,蓝丝带将继续秉持初心,未来,这根象征着“感恩、鼓励、关怀与爱”的丝带,将继续在万盛的大街小巷飘扬,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向阳而生,绽放独特光芒,为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谱写新时代基层治理新篇章贡献不竭的力量。(通讯员 梁琴、徐泽璐)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510/21/WS68f748c0a310c4deea5ed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