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街道社工站:探寻“皂”梦工厂 点亮科普之光
为普及化学知识与环保理念,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6月16日,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社工站开展探寻‘皂’梦工厂主题科普活动,带领亲子家庭走进手工皂制作的科学世界,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奇
为普及化学知识与环保理念,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6月16日,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社工站开展“探寻‘皂’梦工厂”主题科普活动,带领亲子家庭走进手工皂制作的科学世界,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奇妙联结。
活动伊始,科普老师以“肥皂如何清洁污渍”为切入点,通过动画演示与实验对比,讲解皂化反应的原理:“油脂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脂肪酸钠,这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孩子们盯着试管中逐渐黏稠的液体,惊叹于“油脂变肥皂”的化学魔法。 社工还展示了市面上常见肥皂的成分表,引导亲子家庭分辨“天然皂”与“化工皂”的区别。“原来真正的手工皂不含防腐剂,pH值更温和!”家长王女士边记录边感慨,现场不少孩子举手提问:“老师,肥皂里的泡泡是怎么来的?”“添加精油会影响皂化反应吗?”热烈的互动让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在DIY制作环节,社工为每组家庭分发橄榄油、椰子油、氢氧化钠溶液等安全材料,并严格演示操作流程:“测量油温时不能超过45℃,否则会破坏营养成分。”孩子们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称量油脂、混合溶液,家长则协助搅拌、倒入模具,亲子配合间,柑橘香、薰衣草香的皂液逐渐凝固成形。 12岁的小林捧着未脱模的皂体兴奋地说:“我加了薄荷叶,这样夏天用能驱蚊!”活动特别设置“环保设计”环节,鼓励家庭利用干花、可降解色素装饰皂体,将环保理念融入创作细节。
活动尾声,社工带领大家参观“环保皂角展”,介绍古代用皂角、草木灰制皂的历史,对比现代工业制皂的环保问题。亲子家庭还共同完成“肥皂再利用”挑战——将肥皂头熔铸成新皂块,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科学,还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家长李先生点赞道。未来,西园街道社工站将围绕“生活中的科学”开展系列活动,让科普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融入生活。(刘帆孙雨静)
http://sqr.ahnews.com.cn/news/2025/06/19/c_737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