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侯长亮:于网络浪潮中勇践青年担当

邵阳日报记者 曾彥菲 黄可乐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如浪花翻涌,久久不能平静。喜悦过后,一股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压在我的肩头,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催我勇践青年担当!10月9日,在洞口县黄桥镇四合村

邵阳日报记者 曾彥菲 黄可乐

“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如浪花翻涌,久久不能平静。喜悦过后,一股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压在我的肩头,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催我勇践青年担当!”10月9日,在洞口县黄桥镇四合村,谈及今年4月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时的感受,正忙着为乡亲们网上助销农特产品的侯长亮感慨道。

义务支教11年,他用爱温暖了山村孩子;支教结束后,他用网络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侯长亮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24年9月27日,他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是侯长亮从未停止的奉献与担当。

●扎根西部,点燃教育荧荧星火

1986年出生的侯长亮,从小家境贫寒,长大后有了一个“支教梦”。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先后到广西河池、贵州毕节和云南昭通等民族地区山村义务支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亮亮老师”。

“‘80后’可能是较早一批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我支教后,就尝试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想办法来改善山村小学的学习条件。”侯长亮回忆道。没有课外书,他就在网上求助募捐。“因为山区交通不便,我只能用背篓将好心人捐赠的书一趟又一趟地背回学校,每次大概负重80斤,一次要走两到三个小时。”而这些,只是他支教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从2018年起,侯长亮开始用短视频记录支教生活,展现乡村教育的苦与乐。山村小学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上走红。2020年,侯长亮和妻子选择在支教的学校,同学生一起拍婚纱照来为山村教育代言。这一暖心的举动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

侯长亮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他还带动了100多名志愿者到西部地区支教,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点燃了荧荧星火。

●用爱呼唤,搭起网络帮扶桥梁

2022年,侯长亮支教的山区小学撤点,他结束支教生涯回到家乡洞口。然而,他对乡村教育的牵挂却从未停歇。

“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条件。在乡村学校,很难看到现代化的教研设备,也没有空调、饮水机……甚至有些桌椅都已经残破不堪,仍在被使用。”侯长亮深入走访一些偏远乡村小学后,毅然决定借助网络,搭建起乡村教育的帮扶桥梁。

2023年12月,侯长亮来到当地一所偏远学校,将孩子们在旧课桌上认真书写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到自己的互联网账号上。仅4小时后,便有一位匿名的爱心人士主动联系,表示愿意资助学校全新课桌椅。几天后,200套崭新的加厚定制课桌椅便被送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好心人的热情让我感动,互联网的力量也让我惊叹。”侯长亮说,“感谢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能够运用好互联网这个载体,去实现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梦想。”

“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家里经济困难的也比较多。我们想要打造一个爱心书屋,将空置的教室打造成为孩子们的乐园。”2024年10月,洞口县花古街道苗竹小学负责人向侯长亮求助。侯长亮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了解情况,随后,在网络上发起了课外书籍和书架的募集活动。在他的号召下,各类图书从全国各地寄向苗竹小学。短短两个月内,“玉涯书屋”便在这里落成,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新大门。

面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侯长亮腼腆地笑了。他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的同时,去点燃更多支持乡村教育的爱心。”

●直播带货,踏出农产品“出山”之路

如今的侯长亮还有了一个新身份——网络主播。

黄桥镇处于洞口县的边缘位置,与武冈、隆回两市县接壤,南面环山、北面临水。这里土壤肥沃,村民们勤劳耕种,培育出许多的优质农产品,但苦于没有销售渠道,很多农作物只能烂在地里。侯长亮时刻关注着乡亲们的生计难题,想要通过直播踏出一条当地农产品的“出山”之路。

同村年过七旬的老人侯红古靠种菜赚些零花钱。平时,他将自家种的菜拖到镇上去卖,但由于市场需求小,经常滞销,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3月,侯红古家的芹菜进入采收期,便找到侯长亮,“亮伢子,你是个能人,你可得帮帮叔呀!”

侯长亮二话不说,次日大清早赶到地里开启直播。他一边手脚麻利地帮忙拔芹菜,一边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和“吆喝”。不到一个上午,这场直播便销售了30多公斤芹菜,让老人全家笑开了怀。老人为了表达感谢,硬要塞给侯长亮半只鸡。侯长亮当场就红了眼眶,“村里老人生活不易,却生怕让别人吃半点亏。和他们相比,我的辛苦算得了什么呢?”

侯长亮的直播间没有精致的背景板,都是真实的田间地头或菜市场。他也没有助播和团队,全靠自己和一套直播设备完成一场场直播。平日里,侯长亮常陪母亲去菜市场卖菜,也会主动帮其他农户卖些小菜。数年来,他的手机镜头扫过无数菜畦阡陌,搭建起了当地农产品与全国各地之间的桥梁。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播。希望尽我的力量,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谈及未来,侯长亮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只要心怀热爱、勇担责任,就能在不同领域绽放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https://www.workercn.cn/c/2025-10-15/8630887.shtml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