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微光大爱〡“爱心使者”王海燕:以善为灯 照亮公益路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提起王海燕的名字,不少人会笑着说:那是咱们身边的‘爱心活雷锋’!从 2014年偶然踏上义工路,到如今成为数百人公益团队的领头羊,再到为千余人点亮就业希望,她用十几年的坚守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提起王海燕的名字,不少人会笑着说:“那是咱们身边的‘爱心活雷锋’!”从 2014年偶然踏上义工路,到如今成为数百人公益团队的“领头羊”,再到为千余人点亮就业希望,她用十几年的坚守,把“善心”酿成了沁人心脾的温暖,让“爱心”在琼岛大地上开出了绚烂的花。

台风里的“微光”,种下公益种子

2014年的夏天,超强台风“威马逊”裹挟着狂风暴雨席卷海南文昌,翁田镇首当其冲。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受灾群众的哭声与求救声,像针扎在每个人心上。彼时,王海燕在新闻里看到灾情,心揪得发紧。当得知海口乐善义工社要去翁田镇开展救灾援助时,她连换洗衣物都没来得及多带,揣着几百块钱就往灾区赶。

抵达翁田镇时,眼前的景象让她红了眼眶:断壁残垣间,老人抱着湿透的被褥坐在路边,孩子攥着开裂的玩具默默流泪。王海燕没有犹豫,立刻跟着义工们扛物资、搭帐篷、给受灾群众分发食品。烈日下,她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又晒干,手上磨出了水泡,却没喊过一句累。有位老奶奶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姑娘,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这句话,像一颗“爱心种子”,悄悄在她心里扎了根。

同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海燕路过琼中营根镇敬老院。透过窗户,她看到老人们的床单有些破旧,餐桌上只有简单的饭菜,心里很不是滋味。“快到中秋节了,老人们也该过个热闹节。”她当即决定为老人们做点什么。回到家后,她挨个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又在小区业主群里发起倡议,短短几天就募集到了月饼、牛奶、保暖衣等慰问品。

中秋节前一天,王海燕带着二十多位爱心人士走进敬老院。有人给老人剪指甲、梳头发,有人擦窗户、扫院子,王海燕则扎进厨房,系上围裙给老人们炖鸡汤、包饺子。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老人们吃得眉开眼笑。王爷爷边吃边说:“这饺子比我儿女包的还香!”那天,敬老院里满是欢声笑语,王海燕看着老人们的笑脸,暗下决心:“以后每个重要节日,我都要来看他们。”这一诺,便是十几年的坚守——春节送春联、端午包粽子、中秋送月饼,她从未缺席。

敬老院里的“好女儿”,守护“一老一小”暖人心

2015年9月,在王海燕的奔走协调下,琼中乐善义工社正式成立。“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她常常这样跟社员们说。为了给困境儿童和孤寡老人提供更稳定的帮助,她一次次跑企业、找爱心人士募集善款,磨破了嘴皮子,也晒黑了好几圈,终于让义工社的帮扶工作走上了正轨。

每个月,王海燕都会带着义工们去敬老院开展活动。她有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位老人的需求:张奶奶爱吃软一点的糕点,李爷爷有腿疼的老毛病,王爷爷喜欢听琼剧……在这些老人里,患有老年痴呆的吴阿婆,成了王海燕最牵挂的人之一。

九十多岁的吴阿婆因早年经历坎坷,变得沉默寡言,后来更是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护工送饭菜只能放在门口,谁敲门都不肯开,连亲人来看望也不见。义工们每次来活动,路过吴阿婆的房门都格外小心,生怕打扰到她。可王海燕却没放弃,她知道吴阿婆心里藏着柔软,只是需要有人慢慢温暖。每次来敬老院,她都会特意绕到吴阿婆的房门口,轻声喊一句:“吴阿婆,我是海燕,今天给您带了一些水果。”一开始,房里毫无动静,王海燕就坚持喊,偶尔还会跟吴阿婆说几句家常,比如“今天天气好,院里的三角梅开得可艳了”“中午炖了您喜欢的汤,我给您留了一碗”。

从那以后,只要王海燕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吴阿婆就会慢慢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丝光亮,嘴里还会念叨着:“海燕……海燕来了……”王海燕每次去敬老院,都会先去看看吴阿婆,哪怕只是陪她坐一会儿、说几句话,也觉得安心。

除了关爱老人,困境儿童也是王海燕心中的牵挂。她带领义工们定期去看望困境儿童,给他们带书本、文具,陪他们做游戏、讲故事。有个叫小宇(化名)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很内向。王海燕每次去都会特意陪小宇聊天,还教他画画。慢慢地,小宇变得开朗起来,每次见到王海燕都会跑过去抱住她:“海燕阿姨,我好想你!”

十几年间,王海燕带领琼中乐善义工社累计服务群众约4万人次,服务时长约8万小时。2018-2021年,她连续多年获得海南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颁发的海南省社会组织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是对她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深耕多年的肯定。在敬老院老人们的眼里,她是随叫随到的“好女儿”;在困境儿童的心里,她是温柔可亲的“海燕阿姨”;在行业领域里,她是当之无愧的“先进榜样”。

“授人以渔”的领路人,点亮就业希望

在长期的公益服务中,王海燕发现,孤寡老人不仅需要物资帮扶,更需要专业的护理服务;而很多农村妇女、下岗职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是能让大家掌握技能,既能照顾老人,又能实现就业,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个想法在她心里渐渐清晰。

2020年,在琼中乐善义工社的基础上,王海燕成立了海南崇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她四处聘请专业讲师,开设养老护理、家政服务、月嫂、育婴师、保健按摩师等免费培训课程。为了让学员们能学好技能,还特意租了实操场地,让大家能上手练习。

这份“授人以渔”的事业,让王海燕的公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21年,她凭借在基层慈善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2021年度全国慈善会系统榜样宣传活动“优秀基层慈善人物”,以及海南省慈善总会颁发的2021年度全省慈善总会系统先进个人。双重荣誉加持,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让琼中乐善义工社的公益模式被更多人看见。

如今,王海燕的培训事业越做越好。今年以来,已提供免费技能培训300人次,帮助200余人实现就业;2020年至今,累计培训3万人次。而她的脚步从未停下,在公益与创业的道路上持续探索。2023年,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共青团海南省委、省妇联、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授予她“海南省助人为乐模范”称号,让她的“助人为乐”精神成为全省学习的榜样;2024年,她跨界参与女性创业领域,在海南省妇联举办的女性创业大赛中斩获优秀奖。同年,更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5年,王海燕又传来好消息——成功入选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拟表彰对象名单。从省级模范到全国模范,再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拟表彰对象,每一份荣誉都像一枚勋章,刻满了她十几年公益路上的汗水与付出。

从台风救灾的“义工小白”,到敬老院的“好女儿”,再到就业路上的“领路人”,王海燕用十几年的时光,把“爱心”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她说:“公益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把温暖传递得更远。”(记者:尹婉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001626714794778&wfr=spider&for=pc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