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好人”李朋朋:挺直产业工人的脊梁 彰显中国力量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发布仪式举行,天津市李朋朋入选重点宣传人物名单。焊焊缝,就跟裁缝缝布一样,只会把布料缝到一起,算不上好裁缝。只有缝得美观又牢固,而且会根据材料变换缝纫技术,

天津北方网讯:

近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发布仪式举行,天津市李朋朋入选重点宣传人物名单。

“焊焊缝,就跟裁缝缝布一样,只会把布料缝到一起,算不上好裁缝。只有缝得美观又牢固,而且会根据材料变换缝纫技术,才叫好裁缝。”李朋朋说。从走出校门开始,他便选择从事钢结构焊接工作,从焊工学徒一点点做起,一坚持就是17年。

从养家糊口到追求技艺精益求精

李朋朋来自农村,为人踏实、务实,17年来,他从不懂焊接的“门外汉”硬生生练就成了“焊接状元”。他告诉记者:“我老家在河南偃师,18岁就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当时,看到焊工的收入可以养活家庭,就决定学这门手艺了。”

从“一带一路”的哈斯彦电厂、迪拜地铁项目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从北京新机场到国家地标性建筑北京中国尊、天津周大福……如今,李朋朋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焊接主力军。

但在焊接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防护面罩外面是一两千摄氏度的熔池,焊缝的熔池温度也有一两千摄氏度,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红光非常容易灼伤眼睛,甚至烫伤。面对飞溅的火花,李朋朋谨慎仔细完成任务,有时进入狭小空间作业,即使不小心烫伤,也会尽力先完成手中的工作。

从开始为了糊口养家,到后来逐渐变为热爱,李朋朋的焊接技艺也在这样的历练下日益精进。

随着焊接技术不断更迭,他已熟练掌握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电渣焊等十多种焊接方法。谈及为何坚持不懈,在焊接领域多年摸索、扎实学习?他表示,只有不断创新、学习,才能实践“技能报国”的初心。如今他是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焊接工艺研究组组长、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带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开展焊接技术攻关试验、工艺评定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验与应用推广工作。

从一人“弧光”到挺直产业工人脊梁

2016年,李朋朋与中建钢构天津公司技术团队一道完成了H型钢主焊缝厚板X型坡口埋弧焊免清根的创新工艺,这种焊接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传统的H型钢板厚度达到16毫米以上就需要开坡口焊接的技术难题,李朋朋开始着手解决埋弧焊在焊接过程中,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需要的一些辅助措施。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千万次的试验后,验证了他研发的柔性配件与其匹配参数,达到了国际标准。而这项创新工艺也在中建钢构的生产线上被大面积应用多年,直至目前,依然属于先进技术。

从一人“弧光”挺直了产业工人脊梁到如今匠心传递,李朋朋十余年来,已培养千名高级人才。他带领的一批技术骨干,先后完成了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等20余项重大工程的焊接试验工作。

有一次,因项目特殊需求,要在15天内培训出一支能熟练进行100毫米厚钢板一级无缺陷焊缝标准仰焊位置焊接的队伍。仰焊是焊接中最难的位置,当时只有他一人掌握此技术。临近年末,公司生产任务繁重,无人可脱产培训,李朋朋便带头上门培训,组建16人攻关小队。

100毫米厚钢板仰焊技术要求极高,每条焊缝需24层、68道焊缝完成,每道都要连续仰焊40分钟,焊接温度要精确控制在120至180摄氏度之间,不容有失。最终在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创下23人、30天完成一个单体的施工新纪录。

他说:“在钢铁大厦面前,我虽渺小,但我相信坚持可以创造奇迹,渺小如我也可以挺直产业工人的脊梁,彰显中国力量。”

从“参赛者”到“教练员”再到“裁判员”

十余年来,李朋朋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和学习交流活动60余次,先后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等重要赛项并取得优异成绩。

不满足于单纯参加竞赛,李朋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竞赛规则、裁判规则等等,并成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机器人焊接技术赛项执裁,2024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机器人焊接技术赛项裁判长等,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与格局。

多年来,结合自身经验,李朋朋与焊接工艺研究组成员共同总结形成了“李朋朋焊接培训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实战性强,内容生动,浅显易懂。他毫不吝啬地将工作经验、焊接技巧、学习心得与工友进行分享,通过反复操作示范,手把手校正,将他所知所学“倾囊相授”。他说:“因为来时路不好走,我愿意为更多年轻人铺好未来路。”

作为“李朋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截至目前,李朋朋所在的焊接培训中心已累计为公司培养输送高级焊接人才上千名,成为天津市首批“海河工匠”企业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全国钢结构行业首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他先后培养了6名全国技术能手、10名省部级技术能手。

李朋朋身体力行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战略。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钢结构行业焊接状元”“全国工程建设系统技术能手”“全国焊接机器人比赛金奖”、 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爱岗敬业好青年”等荣誉。

从一名普通的焊接技术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潜心钻研,练就一身精湛的焊接本领,到如今,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标杆及“制造强国”之路上的积极践行者,他用异于常人的坚持,逐步成长为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体的产业工人,成为新一代“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与代言人。

(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受访者供图)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5/09/08/058711533.shtml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