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周荣燕:29载素心筑梦 为乡村点亮阅读光芒

在岁月长河里,她始终怀揣赤诚之心,以书籍为舟,以文化为桨,帮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培养阅读习惯,让书香浸润千家万户,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她就是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周荣燕,从青丝到华发,她用无悔的青

在岁月长河里,她始终怀揣赤诚之心,以书籍为舟,以文化为桨,帮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培养阅读习惯,让书香浸润千家万户,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她就是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周荣燕,从青丝到华发,她用无悔的青春,谱写着书香润泽乡土、文明滋养心灵的动人篇章。

初心如炬

书香引路的无悔抉择

受从事教师职业的父母熏陶,周荣燕自幼便在书香中成长,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理想也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1996年,在当时的大关县黄葛乡政府任职的她,得知县图书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后,毅然舍弃干部身份,选择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

图片

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周荣燕熟练掌握了图书馆各项业务流程,更在工作中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与极强的责任心。2009年,大关县图书馆开始全面建设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周荣燕被委以重任,负责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她从电脑开关机、打字等基础操作学起,利用一切机会向电脑专业人士请教,让更多人通过现代科技感受文化的力量。

在数字化浪潮中,周荣燕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引入“懒人听书”等数字资源,搭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用更生动的形式传播文明。她还积极联动社区、妇联等组织,培育阅读志愿者队伍,推动阅读服务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推广人”行列,4名在校研究生主动联系加入志愿团队,成为文明传播的新生力量。

传承笃行

从背篼到车轮的文明播种

2016年,为了让大山深处的群众能获得文化滋养,县里开辟了一条扶贫先扶志(智)的新路径:“流动的书香 背篼图书馆”。志愿者们翻山越岭用背篼将书籍和文化用品送到群众手中,周荣燕便是这支送书队伍的成员之一。

图片

2018年,周荣燕接任大关县图书馆馆长一职。一方面,她积极争取资金,完成图书馆自习室、多媒体教室等空间的升级改造,通过社会捐赠新增图书万余册,打造兼具舒适性与文化氛围的阅读空间,让群众在文明雅致的环境中感受书香魅力;另一方面,随着2022年县域道路全面硬化,她敏锐抓住机遇,推动“背篼图书馆”迭代升级为“流动图书车”。“流动图书车”载书量更大、服务范围更广,成为穿梭于乡村的“文明使者”,将优质阅读资源精准输送到群众身边。

为激发群众阅读兴趣,她带领团队建立“需求调研—精准策划—定制服务”机制:出发前与村镇深入沟通,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阅读方案。如在天星营厂的活动,团队不仅带来丰富图书,还组织诗词朗诵、手工制作等互动环节,活动现场的老人们感慨这是村里首场“文化盛宴”,孩子们沉浸其中,到饭点都不愿离去。

深耕求新

拥抱时代的文化使者

然而,在成效初显时,质疑声也随之响起——一场活动,一次阅读,是否就能改变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面对外界质疑的声音,周荣燕没有动摇初心,她坚信:每一次捧起书本都是在心田播下种子,每一场真诚分享都是点亮心灯的微光,日积月累的点滴付出,终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绽放出最美的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耕耘,周荣燕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她创新策划“书香”系列活动,涵盖亲子共读、国学诵读、诗词鉴赏等多元形式;2018年至今,累计举办线上线下阅读活动132场、展览246场,吸引15万余人次参与;开展普通话、智能设备应用等实用培训30余场,惠及1600余人;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立10个全民阅读点,定期更新书籍,让阅读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图片

2020年,大关县图书馆获评昭通市亲子阅读示范基地与全民阅读示范点;2023年,“背篼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并入选思想政治工作与文旅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凭借突出贡献,周荣燕不仅多次荣获县级及单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在2024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获评“乡村阅读推广人”称号,其事迹先后被昭通市广播电视台、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面对荣誉,周荣燕说道:“为书找人,为人找书,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这不仅是她的工作信条,也是她践行文明传播使命的生动注脚。

29年时光荏苒,她从青涩的图书馆管理员成长为扎根乡土的“乡村阅读推广人”。除深耕乡村阅读推广外,她还将温暖与知识延伸至特殊群体,用书香传递文明力量。深耕基层文化沃土29载的她,始终用行动诠释着初心与担当。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zMjY4MQ==&mid=2652913783&idx=1&sn=953a1c68c5b71b17e9de3098281af392&poc_token=HH8_vmijA-_8I_5M4M_gIpwu8KrOsePhVTi-stIZ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