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善行当成“抗癌良药” “中国好人”单务民的43年公益路
中国好人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典型等荣誉,是他善行的注脚。8月19日上午,庐阳区中国好人、62岁的单务民顶着高温,仔细规整小区大院内电动车的停放位置。眼前这些刚落成的充电棚,正是他自费为社区定制的。1982年资
“中国好人”“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典型”等荣誉,是他善行的注脚。
8月19日上午,庐阳区“中国好人”、62岁的单务民顶着高温,仔细规整小区大院内电动车的停放位置。眼前这些刚落成的充电棚,正是他自费为社区定制的。1982年资助困难学子至今,即便曾两度与癌症交锋,43年间,单务民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歇。
为“让孩子不失学”,想办法赚“外快”
1981年,单务民来到肥西县苏小小学,成为当地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做公益,多少受父亲影响——这所小学,就是父亲当年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创办的。”
次年,当看到孩子们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便从每月42.5元的工资里“挤”钱资助。
这一“挤”,就是17年。
“那时工资的一半都给了孩子,生活上肯定不够,我只能想办法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单务民记得,下了班去工地当泥瓦匠,骑自行车跑遍巢湖乡村卖冰棒……“一次能挣一二十块,累得直不起腰,但想到孩子们盼着上学的眼神,就觉得值。”
17年间,他省下1万多元,资助了近百名苏小学生,其中20多人考上大学。
病床上建起“爱心驿站”
1998年,单务民调任合肥市锦绣小学。
2008年11月,左肾癌症晚期的诊断如巨石砸来——左肾切除手术、化疗,让140多斤的他瘦到仅80多斤,“当时,医生预言我只剩两三年时间,我总在想,能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再为孩子们做点事?”忍着化疗的剧痛,当年他就在病床上联络爱心人士,建起民间公益QQ群“合肥爱心驿站”。
2009年3月,他将合肥双河小学定为资助对象,为10名贫困生送去帮扶。
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10年5月,癌细胞转移至膀胱、肺部和骼骨,单务民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开始长期大剂量化疗。但公益的脚步却没停:2009年至2012年,他从积蓄中捐出3万多元,募集30多万元为双河小学建起微机室、图书室,配齐体育器材。此后,他又为多所乡村小学捐图书、建操场、送课桌椅,还把“童悦之家”的温暖送到了乡村校园。
15年捐出70多万元
“做公益真不求别的!我是人民教师,看到孩子们有学上、在校园里快乐成长,啥病痛都忘了。”在书房,看着一摞摞荣誉证书,单务民笑着说。
他先后捐款70多万元,募集善款近200万元、衣被20多万件……“中国好人”“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典型”“合肥市道德模范”等荣誉,是他善行的注脚。
这份快乐,成了最好的“抗癌药”。如今已走过17年,他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康复。
43年来,他的爱心足迹遍布安徽,甚至延伸到四川阿坝的藏族小学。2013年搬到庐阳区后,他成了当地社区“红色小管家”:定期走访100多位孤寡老人,每逢节假日自费慰问社区保洁、保安。此外,他还长期在好人集聚的虹桥社区参与公益活动。
如今,62岁的单务民,每天仍乐于公益。“公益延长了我的生命,这条路,我要一直走下去。”他的话语斩钉截铁。
江淮晨报 合新闻记者 王峰 文/摄
http://ah.anhuinews.com/mssh/202508/t20250820_872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