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青禾”成长,翻起公益“土壤”的阵阵芬芳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记者唐弢 程昊)为麻风病人理发、免费帮独居老人送餐、365天陪护急诊病人……在浙江德清,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公益事业上,他们的名字叫清禾。28个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000名志愿者自发坚持,多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记者唐弢 程昊)为麻风病人理发、免费帮独居老人送餐、365天陪护急诊病人……在浙江德清,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公益事业上,他们的名字叫“清禾”。

“28个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000名志愿者自发坚持,多年来从未间断。”创始人方明说,取名“清禾”,意在“茁壮成长”。

殊不知,这一“长”就是整整12年。2007年,从外地返乡的方明,被当时在车站旁行乞的小女孩深深触动。“一个看上去六七岁的孩子,战战兢兢地伸出手来,只希望获得一点食物。”那一刻,方明记下了小女孩那双孤独而渴望的眼神。

回到德清老家,方明从QQ群里拉起了一支“队伍”,从最初十几个人的公益助学开始,他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别人带来希望。2013年底,方明在民政局注册登记了清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决心要让这份公益事业专业化、职业化。

“从‘知道’到‘做到’是最遥远的距离。”方明坚信,公益要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前工人只和工人打交道,老师只和老师打交道,而义工,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魏永华是一位建材店的老板,小儿麻痹让他成了一个残疾人,相似的遭遇也让他对残疾病患格外关注。5年来,他每周都要歇业一天为附近麻风病村的老人们理发,风雨无阻。从最初简单的推推头,到现在老人去世前的临终关怀、去世后的仪容梳理,老魏和他的义工小组帮助从不出村的老人们了解外界、最终体面离世。

在方明看来,这小事正如水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由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江河,而“清禾”的每一个项目都源自一件件小事的坚持。

从2008年起,在德清县城的10家医院,每天晚上18:30到21:30,都有义工利用下班时间在医院急诊值班,全年无休。义工们穿着红马甲,帮忙挂号、指路、推车。

至今,十多个寒暑,四千多个夜晚,这些平凡的义工,给那些手足无措的病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帮助。“一个搀扶、一声安慰,都是将恻隐之心付诸行动。”方明说,“我们收获的是病人的一丝微笑和自己内心的快乐。”

更令方明欣慰的是,很多曾经得到帮助的人,在恢复健康以后都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10余年来施予者和受施者都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

公益没有捷径,始终在路上,随着越来越多公益项目“生根发芽”,方明希望未来在把团队服务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志愿者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针对性地做专业化的培训。

“公益不是一场行动,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去影响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方明说。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