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携手云龙区,共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近期,教育部发文确定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徐州市云龙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加强大中小协同育人,教育部还确定了南京大学与云龙区结对,推动高校优质资源支持
近期,教育部发文确定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徐州市云龙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加强大中小协同育人,教育部还确定了南京大学与云龙区结对,推动高校优质资源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深化实验改革探索,成为全国14个校地共建项目之一,江苏唯一。
8月26日,南京大学到云龙区开展“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调研。
专家调研组首先深入云龙区三所代表性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切实感受云龙各个学校科学教育的实践场景。在徐州市云龙小学电化教育发展史馆,调研组的专家们全景式了解云龙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历程,并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适度超前”的云龙发展理念表示赞同。在徐州市经十路小学,专家调研组对徐师一附小教育集团40年科学教育的深厚积淀,以及由此凝练出的“创新从尝试开始(Try一下)”特色品牌给予高度评价。在徐州市云苑路小学,专家们调研了学校“云智”课程建设的前期实践与丰硕成果。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南京大学专家调研组对云龙区的探索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并从顶层设计、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匡亚明学院院长王骏教授指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供更完整的“真善美”培育。科学不只是技能,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世界观,应兼具科学伦理与世界观的完整“人”的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要转向开放性和过程性探究,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黄斌教授表示,作为国家“国优计划”重点院校,南京大学正积极回归基础教育领域。他表示,将全面支持云龙的实验区建设,与云龙区共建国家级合作平台,重点聚焦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的培养。
云龙区委书记陈婕对南京大学专家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就优化云龙科学教育生态强调指出:云龙区具备建设实验区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云龙区教育资源丰富、团队开放务实,为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云龙区有充分的信心高质量推进该项工作。要以构建“数字化多维度科学教育生态”为引领,系统推进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培养、项目实施与学生创新培育,实现大中小学全学段贯通,促进高校资源与社会人才需求深度融合。要深化协同创新、突出成果导向,在南京大学的专业引领与支持下,教育部门要全力以赴制定系统实施方案,聚焦破解“生态”与“一体化”关键问题,努力形成代表江苏水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教育成果,不辜负国家与高校的信任与期望。
座谈会上,云龙区教育局局长陈红艳以《“质”领未来:高质量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为主题围绕高质量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作汇报:一是把科学课程体系构建作为实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把创新教学方式作为推动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动力;三是把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实验区建设的有效措施;四是把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作为实验区建设的关键支撑;五是把泛在可及的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推手;六是把构建智能化评价体系作为实验区建设的质量保障。
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部分学校的相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工作取得实效,云龙区围绕实验区重点工作任务,深耕科学教育,积极改革探索、先行先试,在资源统筹、课程建设、方式变革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目前,全区共有“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5所,江苏省 STEM教育特色学校5所,“徐州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10所。5000余名学生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100余名云龙学子获评省“少年科学院院士”称号。
据悉,教育部还明确了以东中西部协同组形式开展实验探索,云龙区被教育部确定为第9协同组的首次召集方,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等单位协同探索。
http://js.ifeng.com/c/8mHxaelY8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