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跨越两千多公里,北京社工为雪域少年送上“精神文化包”

今年是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手拉手孤残儿童帮扶项目的第三年,也是项目的收官之年。2018年,在北京市民政局与青海省民政厅的推动下,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青社工)与青海省果洛

今年是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手拉手”孤残儿童帮扶项目的第三年,也是项目的收官之年。2018年,在北京市民政局与青海省民政厅的推动下,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青社工”)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建立了对口服务关系,由中青社工为果洛儿福院青少年和工作人员提供为期三年的帮扶服务和专业支持。

三年来,经过北京社工的专业支持与服务,福利院的孩子们拓宽了视野,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谈话的内容也更加广泛;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在社工的“倾囊相授”下,学会了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处理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帮扶效果显著。

牵手帮扶

社工“志智双扶” 青海孤残儿童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北京市民政局与青海省民政厅达成共识,合作开展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手拉手”孤残儿童帮扶项目,希望通过发挥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为深度贫困地区孤残儿童提供包括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以树立志向和教育支持的“志智双扶”为手段和目标,为孤残儿童的积极发展提供支持。

果洛州儿童福利院作为由青海省民政厅、发改委批准修建的果洛州第一所儿童福利院,同时承担着果洛州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果洛州流浪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等工作职能。目前,福利院共收养孤儿61名,其中院内50名、家庭寄养5名、外地寄养2名、学校寄宿4名。孤儿来自玛沁县、班玛县、久治县、甘德县、达日县(今年4月21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研究、发文确认,以上五县均退出贫困县序列)。

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吴扬介绍,2018年以来,社工为果洛州儿童福利院青少年开展了包括“北京文化之旅”、笔友向导服务为主的多类青少年发展性服务。同时通过示范服务、专业培训、补充儿童福利院青少年个人服务档案等方式,对儿童福利院工作进行专业支持。

开启“北京文化之旅”

社工带福利院青少年 “游”北京

吴扬介绍,去年8月23日至27日,果洛州儿童福利院的15名青少年在中青社工组织下,参加了“北京文化之旅”城市体验活动。通过参观北京市的历史名胜古迹、科技场馆,青少年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体验活动,提升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学习兴趣。

“以前只在电视上和书上看到过长城,现在来到北京看到了雄伟的长城、庄严的天安门城楼,我特别激动,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北京读书、生活,更多地认识北京。”参观后,福利院儿童小峰(化名)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感叹道。

不仅如此

中青社工还招募了北京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本地向导,全程参与服务,在不同的活动环节与这些青少年进行交流,介绍在北京的学习、生活经验和见闻,协助青少年尽快熟悉北京的学习与生活。

安排城市定向组队挑战活动,通过地点寻找、知识问答、饮食规划等内容,锻炼青少年的城市探索、人际沟通、时间规划和金钱管理能力。通过每日服务回顾和闭营仪式,带领青少年总结梳理每天的学习成果,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

此外,在服务中,中青社工持续与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交流,以服务实际为例,介绍服务设计的理念、内涵和具体执行操作设计等经验。

截至今年10月,“北京文化之旅”服务活动共开展两次,在果洛州民政局和儿童福利院的支持下,共组织青少年27名、民政局工作人员4名、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6名来京参与活动。

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希热桑毛开心地说:“经过两轮服务的开展,青少年明显开阔了视野,在与外界接触时更加自信,交流谈话内容也更加丰富了,这样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

送“干货”上门

社工传授青少年社会 工作服务经验

2018年,在对果洛州儿童福利院回访时,中青社工与社会工作专家一同前往果洛州儿童福利院开展培训。

社会工作专家

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向儿童福利院全体工作人员讲解了青少年发展特点、与青少年的沟通方式,引导福利院工作人员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青少年的行为和反应,并进行自主思考和反思。

社会工作者

则以“朋辈沟通”和“团队合作”为主题开展专业示范活动,组织全院50余名青少年参与历奇体验活动,以团结圈、地雷阵等活动,带领青少年深刻认识有效沟通和互相协助的重要意义。

“这些孩子正处于特殊的敏感时期,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更加注意语言用词,时刻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服务方式……”

示范服务结束后,吴扬就主题服务活动设计和青少年服务活动的经验,与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同时将“火柴会说话”“只言片语”等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合作交流的桌面游戏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方式,教给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并将桌游赠送给儿童福利院。

值得一提的是

中青社工还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要求,与果洛州儿童福利院合力推进以书信为载体的向导服务。51名北京地区藏汉语高中生志愿者根据性别、年龄等情况与儿童福利院青少年建立配对笔友关系,扩展儿童福利院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笔友之间的联系。

跨越两千余公里

社工与孩子共度国庆节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青社工转变服务方式,将“北京文化之旅”活动改为开展青少年成长主题营会活动,特招募了4名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志愿者,在“十一”假期前往果洛州儿童福利院。服务以“从团队互助到个人认识、从认识家乡到放眼远方”为主线,希望能够带领青少年在个人成长、团结合作、视野见闻等方面有所收获。

出发前,针对每天活动的内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吴扬和团队成员尽可能详细地做好预案。从活动用的桌游卡牌、设备到送给孩子们的明信片、小礼物,以及应急必备的药品和物资,事无巨细,只为带给福利院孩子们一个充实、快乐的“十一”假期。

据介绍,此次活动分为“成长的互助、沟通的艺术、沟通与合作、祖国山河游、自我认识”等主题,帮孩子们拓宽眼界。

针对青少年在青春期和个人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困惑

中青社工每天晚上组织志愿者和青少年谈心交流,分享经验,“我发现我们越来越团结了”“我懂得了尊重和谦让他人”“我比以前更了解对方了”……

对于青少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团队负责人吴扬用“超乎想象”四个字来评价,“我们根据孩子们平时户外活动有限的情况,特别举办了‘躲避球’‘户外登山环保体验’等精彩而富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大家学会在成长中认识自我,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最让我感动的是,临走的时候,孩子们在楼上的宿舍里呼唤大哥哥、大姐姐的名字,也有青少年给志愿者送上了洁白的哈达。那一刻我觉得社会工作很有意义也特别伟大。”吴扬说。离开前,志愿者将美好的祝愿留给孩子们:“希望大家走出雪域,把青春献给更壮丽的事业。”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的社工机构参与青海省果洛州“手拉手”孤残儿童帮扶项目,希望通过手拉手帮扶项目搭起爱心之桥:

一方面通过专业社会工作对孩子们进行帮助,在孩子们心灵中种下爱和希望。

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此次行动,推动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关爱扶助孤残儿童及留守儿童,凝聚更多爱心人士的热情和力量,将对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长效化、社会化。

同时也希望孤残儿童及留守儿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下,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