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从竹编大师到公益创业家
■记者傅佩文 程丽,中国竹编手工艺大师,佛肚轩创始人,曾作为中国手工艺大师,赴美国国会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波拿教授称赞她的作品是竹编史上的奇迹,是艺术中的艺术;作为艺助行公
|
||
|
||
|
程丽,中国竹编手工艺大师,“佛肚轩”创始人,曾作为中国手工艺大师,赴美国国会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波拿教授称赞她的作品“是竹编史上的奇迹,是艺术中的艺术”;作为“艺助行”公益项目发起者,她通过教授残障人士竹编手艺,帮助他们就业。2016年她在普陀区妇联举办的女性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2017年获得CCTV创业榜样公益奖。
当年差点放弃这门手艺
一厘米宽的竹篾,可以用刀劈成什么样?
当四川姑娘程丽轻轻吹动手中的竹丝时,一根竹篾顷刻间化成丝丝柔软的竹线,用刀劈成16丝,以竹丝为线,从针眼里穿过……台下的观众发出不可思议的赞叹的呼声。
在她灵巧的双手下,《清明上河图》、《五牛图》、《兰亭序》、《隐形观音》等数十件作品在国家和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如今她的一件竹编佛教作品售价高达30余万元。
1996年,20岁的程丽离开四川家乡,那个被称为“竹编之乡”的小城,那里家家户户都从事竹编手工活。
刚到上海闯荡的程丽,由于学历不高,就在郊区水厂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很快她结婚了,有了家庭。老老实实上班,在上海生根,或者见见世面后回家乡,彼时的程丽,心想日子大概就这么过。当时她已经“不想再从事竹编这种枯燥的手工活。”谁知,这门差点被她放弃的的手工艺,日后会给她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一路从上海到北京,再到美国国会。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程丽去宝山宾馆,发现当时宾馆出售的中国字画和丝绸等产品,很吸引外国游客,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做了一些竹篓作品放在宾馆里寄卖,竟意外大受欢迎,对方一次次地请她再继续提供货品。
没想到在家乡习以为常的手艺,却展现出异彩,在丈夫和朋友的鼓励下,程丽又重新拾起这门手艺。
一开始,也就编着竹杯、竹篓,慢慢的,程丽琢磨着编起了提包、箱包,由于对佛教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她又尝试着编出精美的佛像,这一下让程丽的作品变得极有特色,声名鹊起。此时,位于嘉定的古猗园,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去那儿最大的梅花厅做竹编现场展示。
小作坊常遇“大人物”
一日,一位穿着考究的游客来参观园林,看上了程丽的作品,但由于出差,不方便全程携带,便与程丽约定,一周后来取。没过多久,另一位游客也看上了这幅精美的作品,想出高价当场把它买下,程丽婉拒了这一请求。事后她被告知,自己拒绝的是上海滩一位来头极大的“大人物”,但程丽仍然坚持将作品留给已经有约的客户,即便他并没有支付任何定金。
事后这位客户去取作品时得知程丽为他保留作品的故事,他被深深感动了,他们成为好友,至今保持密切联系。交往很多年后,程丽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原来也是一位“大人物”——邓小平赴美与卡特总统会晤时的随从翻译。程丽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传承大师的美国国会之行也是因他的引荐。
程丽笑着说自己小作坊却常遇“大人物”,而自己总是到最后才知道。“我从来不多过问客户的身份,他们喜欢我的作品,要买它们,也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多收或少收他钱,我是个手艺人。”
最有意义的一声“谢谢”
上过央视、去过美国国会、作品以国礼送过外国元首,成名后的程丽,依然选择了最简单的生活。
“两点一线,一碗白菜加点辣酱就是美味,买一件衣服可以穿到女儿出嫁。”程丽信佛,皈依在南京鸡鸣寺,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吃斋,她的作品也多以佛像为主题,正如她的工作室名称“佛肚轩”,“佛肚”是程丽喜欢的一种竹子,而竹与佛两者本身意蕴相通,“竹子中空,清新淡雅,与佛教中‘空’的思想是一致的,信佛之人无所求。”程丽这样解释。
2010年,在市残联的鼓励下,程丽发起“艺助行”的公益项目,教残障人士学习竹编手艺,帮助他们掌握居家就业的本领。7年间,程丽帮助过几百名残障人士,她的十几名爱徒在全国的竹编比赛中还获得不少奖项。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2016年,程丽去中央电视台参加公益活动,带上了一个小男孩松松(化名),松松有智力障碍,很小的时候父亲过世,妈妈正处在癌症晚期。松松平时连话都不会说,但是他跟着程丽一段时间后,学会了简单的竹编。限于孩子的情况,活动现场没有要求他做自我介绍,全程都是程丽在讲述。没想到,活动结束时,松松突然开口了,“一声谢谢,像一记大锤砸在我心口。”这位平时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孩,用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感谢,对着程丽,深深地鞠了一躬。智力残疾的孩子,有着这样一颗感恩之心,程丽的心瞬间柔软了,她觉得,这是自己创业中,最有意义的瞬间。在当场,包括著名企业家董明珠在内的整场嘉宾都被这一幕感动着。
现在,“艺助行”发展稳定顺利,残障学员的作品已有了自己稳定的销路。在程丽的支持,他们进一步拥有自己的“事业”,自我管理,自我销售,自我创作,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程丽的“艺助行”再次转身变为残障人士公益“孵化器”,被评为上海十佳公益项目,而程丽则表示,自己还是会专注于竹编佛像的创作、“艺助行”公益项目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