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为孩子筑牢抵御手机游戏的“防火墙”

【记者手记】在采访中,记者忘不了两个眼神:在合肥打工的老李,面对暑假来和自己团聚却一味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儿子,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歉疚和无助——他知道应该弥补骨肉分离带给儿子的孤单,却不知道如何把儿子从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忘不了两个眼神:在合肥打工的老李,面对暑假来和自己团聚却一味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儿子,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歉疚和无助——他知道应该弥补骨肉分离带给儿子的孤单,却不知道如何把儿子从沉迷中唤醒;一面是严禁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的规定,另一面是几乎无处不在的手游,一位乡镇老师的眼里满是焦灼和无奈——他明白手机可能给教学带来的便捷,却找不到二者之间的分界点到底在哪里。

相关部门从来没有停止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但是,明枪易躲暗“坑”难防,游戏开发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监管的规避,在这场“猫鼠游戏”中,最受伤、最无辜的,是孩子。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他们最需要陪伴和引导的时段,父母因为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城市打工,家庭不设防,才让游戏乘隙而入,使亲情在孩子对游戏的沉迷中越来越淡。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即使陪伴在孩子身边,却不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不分时间地点地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怎能要求自控能力弱于成人的孩子能够远离游戏?

很多学校严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但如何把这样的禁令落到实处?谁来具体执行?学生违反了禁令该如何处置?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怎样找到获取资源和远离游戏的科学“打开方式”?学校迷茫,老师困惑,学生不解。

显然,单纯地指望学校和家长在孩子与游戏之间砌起一堵“防火墙”是不现实的,指望心智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自律也强人所难,毕竟,在这个链条中,学校和家长包括孩子,都是“终端”,甚至是网络游戏的目标消费人群。

要想阻止流毒的远播,必须从源头治理。除了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督力度,整理网络环境外,网游的开发者和平台从一开始就应该从内容上确保游戏产品的格调,不让孩子在游戏中精神缺“钙”;从形式上,应该健全和完善防沉迷系统以及进阶升级设计,不埋设各种“坑”诱导青少年无节制地消费。企业不赚“黑心”的钱,才能走得远。

“时间停止,悄无声息,这危险的刹那,像一个信号。”如果说这个危险的信号还不足以唤醒那些游戏开发商和平台麻木的灵魂,那么无论是法律还是相关管理部门,都应该举起法律的利剑,将不良商家剔除出场,彻底斩断伸向青少年的“黑手”。

(本报记者 常河)

编辑:QM 审编:admin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