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建设平安校园须精准发力

要从根本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力,从源头疏导、源头预防。近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专题报告显示,近3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

要从根本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力,从源头疏导、源头预防。

近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专题报告显示,近3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16年和2017年案件量同比分别下降16.51%、13.37%。

又到一年开学季,对目送孩子走进校园的家长而言,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这一统计结果或许有助于纾解他们的担忧焦虑。

针对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等加大了预防和打击力度。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决定在2018年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有效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

多措并举防范校园暴力,建设平安校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题报告中,有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宿舍”一词。除了说明宿舍等私人生活场所的安全容易被忽视外,还警示人们:未成年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摩擦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很容易不断积累直至爆发为暴力事件。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起因其实很小,并非深仇大恨,有时就是孩子“好面子”心态作怪,如果及时疏导,完全可以防范。根据专题报告发布的数据,55.12%的校园暴力案件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然而,要有效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调解孩子间的矛盾纠纷,必须首先弄清楚搞明白他们在想什么,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养成。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才能找准教育引导的发力点。

分析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的校园暴力案件,施暴者和受害者往往有着特殊的成长背景。有的是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受到家人过度的关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有的是在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的包围中长大,喜欢“宅”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有的是在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后的留守中长大,从小缺乏家人关爱……每一个特殊之处,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性格养成中的“痛点”。由此也不难看出,要从根本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震慑还远远不够,必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力,从源头疏导、源头预防。

让孩子在校园里平安成长,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通过不懈努力,校园暴力案件逐年下降,但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防范校园暴力、建设平安校园的努力不能停歇。

编辑:QM 审编:admin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