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这个暑假国科大邀你一起来上《科学公开课》

2023是一个属于科学的年份,我们不断用突破定义人类的高度。4月14日,中国人造太阳刷新运行时长纪录,让可控核聚变的梦想更加清晰。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纳赫兹引力波的关键证据。2023

2023是一个属于科学的年份,我们不断用突破定义人类的高度。4月14日,中国“人造太阳”刷新运行时长纪录,让可控核聚变的梦想更加清晰。

1.jpg

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纳赫兹引力波的关键证据。

2.png

2023也是一个属于科普的年份,我们不停用耐心打磨精致的内容,5月13至14日,中国科学院百余院所举办公众科学日,让观众一同“遇见科学·预见未来”。

3.jpg

5月30日,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播出,让公众领略国之重器的独特魅力。

4.jpg

1至3月,第三季科学公开课顺利播出,直播总观看量超过4600万人次,前三季累积观看量超1.3亿人次。

7月18日,第四季《科学公开课》将与大家见面,全新的主题、全新的内容,不变的是传播知识的初心。

Part 1:《科学公开课》是什么?

《科学公开课》(第四季)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打造的一档纯公益、全开放的科学教育课程,将于7月18日起每周二、四、六晚8点,在全网各大平台播出!

5.png

除上述合作媒体外,您还可以在科学公开课官网、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账号及平台同步收看《科学公开课》(第四季)的直播与回放。

6.png

活动延续了“传播科学思想·培养科学兴趣”的精神,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模块设计上努力做到“高端、引领、有特色、成体系”,在受众定位上“以初中生为主,向上向下辐射”。此外,在内容设置上充分结合前期调研的师生及家长的关注点,实现“从需求侧出发”。

本季《科学公开课》在内容上紧跟国内外前沿科学进展,紧贴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设置了“智慧未来”“逐梦海洋”“多彩生物”“能源技术”四个主题系列课程。具体的课程设置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为了强化与观众的互动,第四季课程将延续第三季的特色,在每个主题的课程结束后设置答疑直播课。在前面几节课程播出时,各平台的观众留言或提问会被后台精选整理,其中部分问题将有机会在答疑直播课中集中讨论,做到有效反馈。

Part 2:课程内容抢先看

为了方便大家提前了解各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及播出时间,从而灵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在这里对于各个版块进行内容介绍。

智慧未来主题

近十年间,信息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从各类软件的普及到交互功能的提升,从简单识别的实现到以假乱真的智能,从网络技术的推广到数据体量的爆炸,无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几年前的未来畅想可能就是如今的习以为常,甚至智慧一词,都不再由人类独享……

7.jpg

梅宏院士:软件定义的未来世界

主讲人:梅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播出时间:7月18日20:00

课程概要:计算机软件在信息技术中处于“灵魂”地位,为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服务模式提供基础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领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甚至颠覆式创新的过程中,软件正在起到核心关键作用。无所不在的软件,正在走出信息世界的范畴,开始深度渗透到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并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扮演着重新定义整个世界的重要角色。本次课程中,梅宏院士将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回顾软件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历程,揭示软件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并展望“软件定义的未来世界”新图景。

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主讲人:陈云霁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播出时间:7月20日20:00

课程概要:从仰望星空到探索太空,时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技术的进步。随着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出现,计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如何建造的?未来的计算技术又会是什么样的?在本节课程中,陈云霁研究员将带领我们一步步了解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探索未来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

走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主讲人:王金桥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7月22日20:00

课程概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重要概念,其相关应用也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不断从概念变成现实。那么如此强大的神经网络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为什么能实现对于图像的识别?王老师将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结合实例,为我们解读这一神奇的领域。

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数据

主讲人:单桂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

播出时间:7月25日20:00

课程概要:我们正身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这个词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又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它背后的意义。我们产生的数据量究竟有多大?它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挑战,又孕育着哪些机遇?它将怎样引领世界未来的走向?让我们跟随老师一起,从更加专业的视角认识大数据。

答疑解惑——观云端世界

主持人:翟燕妮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答疑嘉宾:各位课程主讲人

播出时间:7月27日20:00

逐梦海洋主题

海洋,就像是天空的倒影,同样地深邃、美丽而又神秘。同“上九天揽月”一样,“下五洋捉鳖”也是我们共同的夙愿。海洋,是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即使在最深的海底,也有生命驻足。我们应如何认识海洋,如何认识海洋生物,如何认识海洋与我们自身的关系,这些思考也许永远不会停止。

8.jpg

奇妙的海洋世界

主讲人:李新正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7月29日20:00

课程概要: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是地球上最广大连续的水体。我们都了解大海,百川汇入、浩瀚辽阔;我们都向往大海,沙滩金黄、海风送爽。但是,我们未必知道:海洋有多深、海洋如何运动、以及我们如何探索海洋。另外,海洋里究竟生活着什么动物?除了我们熟悉的,还有哪些是我们十分陌生的?让我们到李老师的课程里寻找答案。

探索神秘深海

主讲人:张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1日20:00

课程概要: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深海都是陌生、遥远而神秘的。因此,课程首先会介绍深海是什么样的,以及那里是否会有生命存在。随后会探讨为什么要研究深海,介绍深海蕴含的宝贵资源、深海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以及深海可能埋藏着地球生命起源的答案。最后,课程将回顾人类尤其是我们国家研究深海、探索深海历程的开始,并展望外太空星球上可能存在的深海和生命现象,希望能激起同学们对海洋和生命起源探索的兴趣和思考。

深海生物秘密知多少

主讲人:贺丽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3日20:00

课程概要:深海具有高压、无光、低温和缺乏营养的环境特征。然而即便生存环境恶劣,也不乏生物的存在,甚至万米海沟也生存着丰富的物种。这些生物如何应对恶劣的生存条件,是海洋生物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课程主要向大家介绍深海的环境特征,探索深海的主要途径,深海生物的生存策略。

海洋里的害虫——海星

主讲人:张光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5日20:00

课程概要:我们都知道陆地上的害虫,比如蝗虫、蟑螂。原来,海洋里也有同样令人头疼的“害虫”——海星。为什么海星会被称为“害虫”呢?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或者不便?我们又要如何应对?这就是本次课程的重要课题。当然,海星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生存之道”——既会克隆又会同类相残,这又是怎么回事?张老师将带领我们一起认识这一神奇的生物。

答疑解惑——游神奇海洋

主持人:李佩璇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答疑嘉宾:各位课程主讲人

播出时间:8月8日20:00

多彩生物主题

它们之中,有的以微小的身体影响着全球的环境,有的是跨越数亿年的活化石,有的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伴演化,有的则因人类活动面临困境……他们是生物,是与人类共享同一个地球的伙伴,我们在千万年的历史演化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未来,期待我们能更加和谐地在共同的家园生活。

9.jpg

沐光而生——藻类与光合作用

主讲人:杨文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10日20:00

课程概要: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每年光合作用固碳数量可达2200-2500亿吨。真核生物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这一神奇的细菌来源的细胞器发挥着巨大的功能。藻类看似很小,却是地球上光合作用的“主力军”!目前发现地球上存在的藻类大约有10万种,没有被发现的藻类的数目可能远大于10万种。而利用光合作用,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重大问题呢?

远古印记——追寻四亿年前人类远祖

主讲人:卢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12日20:00

课程概要:“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生命科学的终极课题。而解开这个谜题,正是无数学者奋斗终生的追求。我们都听说过“人是从鱼类进化来的”这种说法,但是从外表上很难想象我们和鱼有哪些关系。那么,就让我们跟着卢静老师一起,穿越时间的长河,去追寻进化之路上留下的点点足迹,捕捉佐证这一猜测的重要线索。

中国蔬菜的前世今生

主讲人:史军

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

播出时间:8月15日20:00

课程概要:黄瓜、白菜、胡萝卜、青椒……如今的我们几乎每顿饭都要和各式的蔬菜打交道,你可曾想过:人一定要吃蔬菜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菜的?大概多数人都没有留意过这些问题。原来,种植蔬菜的历程与我国的历史发展是相伴而生、无法分割的。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蔬菜种植的前世今生。

熊猫的故事

主讲人:吕植

北京大学教授

播出时间:8月17日20:00

课程概要: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爱吃竹子。但是,如此“身材魁梧”的熊猫为何会选择以竹子这种植物为食,而不是选择食肉呢?熊猫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数量较少、成为濒危物种的?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它们现今的生存状况怎么样,数量有所回升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熊猫的故事,了解更多关于熊猫的生存细节。

答疑解惑——访生物王国

主持人:李嘉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答疑嘉宾:各位课程主讲人

播出时间:8月19日20:00

能源技术主题

能源,是支撑当今时代科技运转的基石,然而现实给了我们极大的挑战。我们有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我们又有日益迫切的环保需要。更丰富的能源形式、更先进的能源技术成为了不得不翻越的科技高峰。可以说,能源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样子,也决定着我们奔向未来的速度。

10.jpg

中国能源的这些事

主讲人:刘启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22日20:00

课程概要:能源问题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课程首先会回顾人类存在历史上能源发展的几个阶段。接下来,会介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及更加多元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等的利用等究竟是如何实现的?都将在这个部分揭秘。随后将介绍能源问题带来的挑战以及我们的应对方案。最后,课程将展望我国能源的未来。

“氨”得广厦千万间——从化肥到零碳能源

主讲人:张光晋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24日20:00

课程概要:合成氨工业 “养活”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同时也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CO2,本课程将介绍人类合成氨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挑战。通过将合成氨工业过程的发展,逐渐延伸到近年来提出的氨能源概念。从而让观众全面了解这一改变人类的化工生产过程。

空气“充电宝”——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主讲人:张新敬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26日20:00

课程概要:在地球上,能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为了让能量得以释放在我们所期待的地方,这就涉及到储能的问题。那么,储能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储能方式呢?在课程中,张老师会介绍一种新颖的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这是怎么实现的?这种方法又有哪些优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锂离子电池的过去与未来

主讲人:尹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播出时间:8月29日20:00

课程概要:电池的应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作为手机电池的主要类型,锂离子电池更是为人们所熟悉。在诸多的电池种类中,我们为什么选择了锂离子电池?在其出众的优势背后,又有哪些不如人意的缺陷需要克服?它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佳动力来源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在老师的课程中了解锂离子电池的过去与未来。

答疑解惑——探能源发展

主持人:白睿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答疑嘉宾:各位课程主讲人

播出时间:8月31日20:00

Part 3:智慧未来主题即将开播!

了解了第四季课程的大致内容,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不用着急,,即将到来的7月18日20:00,第一期课程就会和大家见面了,梅宏院士将带着我们走进软件定义的未来世界。

11.jpg

7月20日、22日、25日,我们会继续感受科技、畅想未来,千万不要忘记每次直播的弹幕提问和留言,都有机会被后台精选整理,在7月27日晚的答疑直播课中讨论,也可通过带微博话题#科学公开课#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公开课#进行提问。

https://news.ucas.ac.cn/ywsd/a6f3bd4616114a05a7a77a8ab4c09dbb.htm

编辑:黄琛博 审编:AD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