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布朗弹唱+志愿服务”,古调音律唱出文明新图景

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会同21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立足村(社区)、企业、学校、窗口服务单位等,向

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会同21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立足村(社区)、企业、学校、窗口服务单位等,向活动组委会推荐了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影响广泛的“最美、最佳”典型。

其中,由中央文明办选送的云南省“布朗弹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入选“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民族非遗唱出时代新活力

作为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布朗弹唱的发源地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村民群众与布朗弹唱有着天然的血脉亲近感。打洛镇充分发挥布朗弹唱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宣讲新模式,以文化认同培育思想共鸣,以文化力量赋能经济发展,助力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价值,具有中国特征、云南特色的“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近年来,志愿服务范围涉及72个中缅边境村寨,累计开展宣讲40场次、表演30场次、培训30场次,受益群众10.5万余人次,志愿服务开展时长1万余小时,人均服务时长192小时。此项目荣获云南省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布朗弹唱+宣讲”

内容“本土化”

打洛镇曼芽非遗传承所志愿服务队由52名国家、省、州、县级布朗弹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文艺爱好者、基层党员组成。他们“旧瓶装新酒”,在最大限度保存布朗弹唱最原始古老歌谣、神话和传说的基础上,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村民群众身边发展改革的故事、精神面貌变化相结合,用家乡民族戏曲讲好家乡团结发展故事,创作出《边疆人民心向党》《移风易俗歌》《邻里和睦谣》等35件文艺宣讲作品,让充满“布朗味”的新政策、新方针更加接地气、喜闻乐见,引起群众思想共鸣,其中创作的《青春布朗》在短视频平台收获超50万播放量。

“布朗弹唱+育人”

宣讲“长效化”

布朗弹唱传承人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乡土人才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依托布朗弹唱传习所、童心港湾、青年之家等阵地,开设周末兴趣班、寒暑假非遗托管班等30场次,吸引青少年感受体验2000余人次,培养非遗宣讲小接班人120余人,其中传习所学员岩罕应登上省级非遗展演舞台,获“优秀传承人”称号。

“布朗弹唱+服务”

发展“个性化”

打洛镇建立“非遗传承积分制”,学员通过参与活动积累积分,可兑换三弦琴、教材等奖励,或参与旅游体验向导。指定曼芽村、曼夕村作为日常指定体验点位,推出“非遗+旅游”模式,带动村民“抱团式”发展,推动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营造非遗布朗弹唱宣讲的良性社会生态。

随着志愿服务队的“布朗弹唱”响起,党的创新理论政策“飞入”千家万户、“深入”田间泥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民心。打洛镇将利用好“布朗弹唱”民族文化优势,结合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容,提升边疆各族群众文明素养,推进边境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明传承发展,生动诠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兴滇润边的时代价值。

资料来源:西双版纳州委文明办、“中国志愿”微信公众号

https://society.yunnan.cn/system/2025/05/12/033477188.shtml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