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展阅读 > 正文

成功背后的苦与乐 ——廖慧兰与骏丰频谱仪结下不解之缘

前言:她喜欢与泥巴、青铜白石为伍。到现在年近八十,仍精力充沛,塑捏敲打,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她就是著名版画家、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雕塑教授、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廖慧兰女士。她的雕

前言:她喜欢与泥巴、青铜白石为伍。到现在年近八十,仍精力充沛,塑捏敲打,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

她就是著名版画家、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雕塑教授、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廖慧兰女士。她的雕塑傲然自立、大方伟岸,至今已完成大型雕塑超过五十多座,其中受澳门海岛市政厅特邀创作四座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大型城市雕塑;为孙中山先生创作的铜像九座:散布在澳门、新加坡、台湾、国内等地。她多年以来为家乡梅州客家地区创作多座重大的城市雕塑,还有精彩生动的人物肖像和历史人物纪念像。

廖慧兰,一位从客家走出来的女雕塑家,幼年受广东本土左派艺术的启蒙,六十年代学生时期受到来自全国的艺术精英如黄新波、胡一川、赖少其、廖冰兄、王肇民、徐坚白、陈秀娥、黎林、刘其敏、赵瑞樁等倡导的新中国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得以走出国门接触西方古典及现当代的艺术,获得开阔眼界、溯源追流的机会,进一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她始终遵循内心的声音,崇尚真、善、美,追求自己的艺术语境。人物创作是廖慧兰一生艺术追求的偏爱。在美院读书时,每次去写生,她背回的都是厚厚一叠人物速写,鲜有风景作品。因为对立体性、有分量、有体积感艺术偏爱,学版画出身的她最终做起了雕塑,且乐此不疲。到现在快八十了,廖慧兰仍坚持待在工作室里捏泥巴搞创作。

QQ图片20180115143604

从版画到石雕创作,廖慧兰很享受抡锤挥凿打石时撞击带来的兴奋与快感,石雕在她眼中是减法减出来的作品,现场发挥会随着锤子的敲打呈现出意外收获,这对她来说具有强大的魅力与震撼。她说:“因为热爱才坚持,因为坚持才获得机遇和快乐。”无论是在生活中疾病的治疗还是廖慧兰的艺术创作中,时刻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追求,对新事物和新思想、新健康理念的态度,使得廖慧兰的艺术作品充满情趣、细腻、畅朗的特性。

可能在别人眼中,她不仅是一位痴迷雕塑的,并在中国现代百年雕塑历史中成就斐然,她还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改革艺术教育家。她为岭南培养了众多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延续广州的城市文脉作出了重要贡献。年近八十,依旧坚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偿地为地方做一些大型雕塑。

在广州白云山知识青年纪念亭广场上,一座高2.9米、长4米,由三位英姿飒爽的知青形象组成——《情满珠江》花岗岩石刻雕塑,表现了台风到来之前,他们在珠三角争分斗秒加固河堤,保护农田,不让海水淹没的战斗岁月,反映了一代青年人在坎坷中上下求索、奋发前行的精神面貌。这座雕塑异常抢眼,让游客流连忘返。而这座雕塑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廖慧兰的辛勤付出。因为做雕塑而落下的腰腿病,导致她不能如常人步行和站立,但她仍不放弃坚持创作。在指导助手雕刻时,她上铁梯子需要两个人架着,还要有人在下面托着才能爬上去雕塑。为了能够按时完成雕塑,她不想停下来去医院接受做倍耗时间的骨外科手术治疗,她选择了忍痛咬牙坚持创作,这让她身心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骏丰频谱的产品,让她看到了希望。骏丰频谱公司长期研发生物频谱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实践,以非药物自然疗法,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保健、辅助治疗提供更加方便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创作空隙之间,廖慧兰使用骏丰频谱产品进行辅助治疗,她觉得使用起来省时间、又方便、又有疗效。在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的病痛得到了好转,原本艰难站立行走的她,竟然能随意站立与行走,甚至能独立爬铁架在高处做大型雕塑了。

QQ图片20180115143704

身体的好转,让她对晚年工作与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去。在完成《情满珠江》后,她先后完成了梅州、客家等地标性大型雕塑,并于2017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最具有话题性、人气最旺的展览“兴之所至——廖慧兰艺术作品展”。众多的优秀艺术作品,掳获大批粉丝。2018新年伊始,她又将在中国客家博物馆竖立一座共有20个人物铜像组成的大型群雕。从人物之多,体量之大及历史的跨度,应是广东城市雕塑之最吧。当我们真实感受到这位艺术家战胜病痛,身心重新获得健康快乐,充满精神潜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把这种快乐投入到更多作品中,让更多人感受快乐时,我们也感到高兴与自豪。

骏丰频谱公司不仅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更是用实际行动呵护健康、传递健康并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创造最大价值。未来,骏丰频谱产品将持续为健康保驾护航,帮助更多人重获健康,全面提高人们生命生活质量,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编辑:gch 审编:moyu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