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专家:进口肉类品种繁多 消费者要学会辨别

   12月29日电 冬至已过、春节临近,烧烤、火锅等美食令人难以抗拒,肉类消费进入全年最旺季。近日,中国首批通过国际铁路运输方式进口的欧洲肉类产品抵达四川成都,首批通过海江联运模式进口的澳大利亚鲜

   12月29日电 冬至已过、春节临近,烧烤、火锅等美食令人难以抗拒,肉类消费进入全年最旺季。近日,中国首批通过国际铁路运输方式进口的欧洲肉类产品抵达四川成都,首批通过海江联运模式进口的澳大利亚鲜牛肉抵达重庆,标志着消费者的菜篮子将发现更多优质优价的肉类产品。专家表示,进口肉类品种繁多,消费者要学会辨别肉的档次。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无论实体超市还是电商都能看到进口肉制品的影子。据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介绍,“不同地区进口到中国的肉,品质是不一样的,必须分国家分品种具体分析,消费者要学会辨别肉的档次。比如澳大利亚的牛肉品质比较好,西班牙的火腿卖的最贵,日本的和牛最有名……每种肉类的品质和其适合的烹饪方式都要区分开来,不能一概而论。”

  王守伟认为,另一方面,中国的肉制品如果想走向国际,腌腊肉要“走在最前”,他介绍,“现在我们重点研发的内容,就是要探索如何让中国传统特色肉制品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其美味和营养,并降低它的安全风险,同时实现工业化。”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肉类总产量为8625万吨,而中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为60公斤左右,与发达国家的100公斤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对此,王守伟认为,不能把这个数据作为唯一的评价基础,中国很难达到人均肉类占有量100公斤的水平。他表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我们和国外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另外从营养健康角度来说,各类食物应该合理搭配,过犹不及。随着消费者知识水平、营养健康观念的提升,饮食会越来越科学,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有上涨空间,但没必要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

  王守伟称,健康饮食主要依靠合理的膳食结构,肉类是合理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者应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树立正确的营养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