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活动 > 正文

医养结合 为老人健康护航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党中央对全国老年人的深切关怀,也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坚定方向。随着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在未富先老的现实背景下,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党中央对全国老年人的深切关怀,也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坚定方向。随着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在“未富先老”的现实背景下,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院看病不养老,养老院养老但不看病,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群众不断提高的养老需求。

打破“壁垒”促进医养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老年群体规模的急剧膨胀,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然而无论是入住养老机构,还是居家抑或依托社区照护,都难以获得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为此,近几年来相关部门连续发布加强居家养老、医养融合等方面的相关文件,并将健康理念融入政策制度之中,为更好地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海西宁市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努力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为解决目前西宁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室较为分散,管理碎片化的现状无法满足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医疗需求这个问题,西宁市民政局与卫计、人社等部门联合提出了在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内探索医养结合“双证双营”工作。即同一服务设施内同时具有养老和医疗两种资质,两种资质的服务组织按照职责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这一模式可以使服务设施内同时具备养老和医疗两种功能,也让周边老人享受到整合照料式的医养服务,达到医养深度融合。

“我们在日间照料中心,同时进行了双证双营工作,就是在一个机构内同时设置了医疗和养老的两种功能,老人在家门口的服务设施内既可以享受到养老服务也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满足了老人就近进行一个医疗养老的需求。”西宁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高波介绍,开展医养结合双证双营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下一步将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推进会为契机,按照这种模式,逐步在西宁市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双证双营工作。”

“医养结合” 送到老人家门口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为核心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以“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为长者提供持续的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务。此外,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人们也能享受到送到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此,重庆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障不同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我今年76岁了,出门很不方便,以前去医院打个针,需要两个家人陪同才行,现在好了,只要打个电话,卫生院的护士们就上门为我输液,轻松多了。”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的刘大爷说。

“这是我们构建居家型医养结合模式的具体措施之一,居家老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我们签订个性化服务协议,购买个性化医疗服务。”南溪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安翮介绍说:“目前,我们中心老年人需求比较多的项目是上门打针、换药、雾化治疗、吸氧等。”如今,在重庆,对于患有脑梗、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老人而言,预约上门医疗服务十分方便。全市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进社区、进家庭。目前,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健康管理率达72.6%,居家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9.4%,有260万老年人享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重庆还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百千工程民生实事。在已经明确社区养老机构健康服务的功能和建设标准基础上,预留医疗健康服务空间,采取嵌入医疗、医养协作等方式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和医养服务覆盖80%的城市社区、60%的农村社区。同时,还将实施失能老人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按户籍老年人口0.75%的标准,配置建设医疗机构长期护理床位10673张,其中,重点将把基层医疗机构富余医疗床位转型为长期护理型床位,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和医养结合服务。此外,重庆市还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支持,将家庭病床和上门巡诊等老年人常用急需的医疗护理服务项目,优先纳入医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范围,调动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编辑:QM 审编:admin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