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活动 > 正文

北京朝阳:一线抗疫群英谱 “90后”贡献青春力量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朝阳区90后奋战一线,用青春的力量诠释责任和担当,书写时代新篇章。新国展朝阳转运点的90后战士朝阳报记者 王嘉樾 摄在新国展朝阳转运点,180人组成的转运专班24小时待命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朝阳区“90后”奋战一线,用青春的力量诠释责任和担当,书写时代新篇章。

新国展朝阳转运点的“90后战士”

朝阳报记者 王嘉樾 摄

在新国展朝阳转运点,180人组成的转运专班24小时待命,为入境目的地为朝阳的旅客提供转运服务。这支队伍中大多数是“90后”青年,他们不怕辛苦、冲锋在前,在抗“疫”一线诠释了新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我年轻,我报名!”

在新国展朝阳转运点,总能看见雷厉风行的葛尧尧小跑着忙前忙后。除了帮助到达的旅客填写个人信息,葛尧尧还要与属地负责人对接,把符合要求的旅客送至社区或酒店。

1998年出生的葛尧尧是专班中年龄比较小的,当得知需要参加转运点服务保障任务时,葛尧尧第一个报名,他说:“我年轻,我报名!我愿意到需要我的地方去!”

同样主动报名的还有齐博兴,他没有向家人解释太多,只留下一句“单位有急事,我得赶紧回去上班”,就毅然告别了妻子和三岁的孩子,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当领导同事劝他回去陪孩子时,他却说:“没事,孩子有人照顾,在疫情期间能为国家做一点事儿,我心里踏实。”

在当前外防输入成为疫情防控重点的情况下,转运点无疑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有点紧张。”齐博兴介绍,光是穿好全套防护装备就用了整整20分钟。防护服、帽子、鞋套、口罩、手套一个不能少,再按照提示,把口罩按照鼻梁、面颊、下巴的顺序,仔仔细细整理一遍,确保与脸部不留一丝缝隙。一切收拾妥当,齐博兴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有一种即将投入战斗的感觉。

转运专班的战士们每天要不停地和入境人员沟通,有时候口渴难忍却顾不上喝水,防护服一直在身,虽然汗流浃背却依然帮着旅客搬运行李,为的就是能尽快让旅客到达家中或酒店观察,以便能够迅速回到转运点再次护送旅客。

“2003年非典,我们90后还是小孩,那时候是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全世界,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身着防护服。”齐博兴表示。

 

“为抗疫出力,我骄傲!”

“作为朝阳教师,能参与到国门疫情防控一线,是我们的骄傲!”二外附中的“90后”教师杨婧萱说,最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看到自己战斗的模样,“我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杨婧萱加入转运专班,主要负责外籍人士的登记服务。除了核实旅客信息,杨婧萱还要为他们宣讲政策、答疑解惑,特别是新政策执行后,一些旅客不愿意集中观察,杨婧萱耐心劝说为他们解释,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入境人员的支持。忙的时候说到嗓子干哑,却也顾不上休息。

“比起一线医护人员,我们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能够参与这场战‘疫’,帮着有效防控疫情扩散,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杨婧萱说道。

或许在父母面前他们还没有长大,但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成为一名战士,展现出超凡的战斗力。

3月15日晚6点,胡金璐和往常一样到岗,这是她连续值守的第6个夜晚。当时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后来才知道这一天是朝阳转运点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1035人。

当晚,只有胡金璐一人负责英文接待,为了减少入境人员滞留时间,胡金璐一刻也不曾停歇,登记完成一位马上叫下一位。因为戴着口罩离旅客一米远,声音小了旅客听不清,胡金璐就抬高声音喊着交流。就这样直到凌晨三点半,最后一位入境人员登记完成,顾不上喝水的胡金璐才感觉到嗓子哑了,手也酸了,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一踏上回宿舍的班车,她马上就睡着了。

“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机会为人民服务,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觉得非常荣幸。”胡金璐在她的战“疫”日记中这样写道。

“你们是最棒的!”

“请党组织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圆满完成这次抗疫任务!”有感于身边党员冲锋在前,“90后”石宇恒在专班坚定地写下一份入党申请书。

当初主动请战,没想到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下来,石宇恒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因为身边的同事们和我一样,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咬牙坚持。”石宇恒说,身边党员同志冲在前,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后偶尔有旅客还未发车,是党员同志自愿加班,做好运送、交接等工作。这一切让他看在眼里,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

有一次,一位行动不便的华人旅客办完登记后等待上车。细心的石宇恒看出,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于是连忙迎了上去,递给他一瓶水并询问情况。原来,这位旅客因为身体不便,为搬运行李犯了难。石宇恒说:“您放心,您的行李我们帮您拿。”车辆抵达后,石宇恒帮着把两个大行李箱抬上车。这位旅客连声道谢,“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

那一刻,石宇恒心里明白,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好服务,让每位归国人员有一种回到家的踏实。

负责车辆调度工作的杨崇熙,同样是一名“90后”,核实乘客信息、帮忙搬运行李、叮嘱注意事项,风风火火地忙前忙后,给入境人员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请叫我小哥哥”,这是杨崇熙写在防护服上的一句话,全副武装的他们让人看不清脸庞,杨崇熙更希望把这种轻松和乐观带给大家。“祖国的怀抱是最安全的地方! 大家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杨崇熙的话让入境人员倍感温暖。

曾有一位美国人,虽然在下飞机后等了很长时间才到新国展做登记,但他没有一点不耐烦,反而很高兴地说:“我走了13个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这种危难时刻采取如此完备的措施,你们是最棒的!”他竖起了大拇指。

“入境人员的配合和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杨崇熙表示。

青春正当时,战地吐芳华。这样一群“90后”青年,他们为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拼尽全力,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用大爱助力疫情防控,用拼搏擦亮青春底色! 他们的青春,在这场战“疫”中尽情绽放,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疫”往无前守家园

翻开他的朋友圈,一路滑动全是疫情防控有关内容,涵盖最新疫情通报及他所在的工作单位金泽家园社区推送的疫情防控实时动态;打开他的微信聊天界面,入目皆是有关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交流记录,询问、汇报占据大半空间;寻找他的身影,不是在电脑前整理疫情最新动态就是在值守岗位和入户摸排的路上……

他叫毕征,1994年11月出生,金盏地区金泽家园社区党委副书记。

疫情防控工作中,地区广大党员干部闻“疫”而动,“逆行”而上,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大批的“逆行者”中包括这位90后的基层工作者。毕征在疫情防控中一人分饰多角,集调度员、战斗员及服务员于一身,用知心、热心、贴心诠释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投身一线做好调度员

疫情之初,毕征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楼门长、党员、居民志愿者24小时值班,带头对社区2004户共计5500余人进行排查。

“排查中,我们发现5名1月下旬由武汉返京的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信息登记,并劝告他们居家观察14天,期间每天做好体温监测。”此外,毕征还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发放“居民出入证”。

随着疫情的发展,毕征提出“三步走”防控工作法,即“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加强宣传,提高辖区居民的自身防范意识,加强来(返)京人员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出入管理,坚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社区居民、来(返)京人员个人信息分楼层进行详细登记并测量体温,建立台账,在社区门口铺设消毒地毯,为居民出入提供保障,并组织下发《房东告知书》,要求房东积极联系租户,及时反馈个人信息和身体状况,工作人员分楼进行电话排查,专人将多渠道获取的信息分时段进行汇总,进行动态追踪;坚持每日对辖区电梯、楼道、垃圾中转站、活动室、通行要道等公共区域进行两次清洁消毒,针对电梯按键、扶手、把手、开关等进出人员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重点消毒,建立了电梯消毒记录登记表,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确保辖区居民住得安心。

锲而不舍做好战斗员

2020年是毕征与女朋友相爱的第5年,他坦言:“我本想在今年结束爱情长跑,与她走向婚姻的殿堂,但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防疫工作伊始,他就向党组织请求投身在一线奋斗:“我年轻,身体好,没有家庭负担,让我来吧!”

疫情防控工作中,难免有居民对此项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光是入户摸排,一天来回爬十几层楼梯,有的居民认为我们自身可能不卫生,拒绝开门,甚至拒绝沟通。”对此,毕征对“症”下药,通过打电话拉家常的方式,对居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为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一手资料。

“这是我自己家,凭什么不让进?”“我没问题,不用测体温”……虽然绝大多数居民都很支持配合,但也有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疫情防控就是相互理解,他们不了解,我们就解释给他们听,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继续做工作。”在毕征和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解说中,居民也越来越配合社区工作。

无微不至做好服务员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特点,而及时、贴心、负责就是毕征的标签。

“有一天晚上,我在社区微信群内看到有居民提供线索,称有一户人员疑为湖北返京人员且未向社区主动报备,我第一时间前往该住所,与该住所居住人员核实情况,最终核实结果为该人是此房住户的朋友,并未出过北京。”核实完毕后,毕征及时在群内告知居民具体情况,虽是虚惊一场,但他的迅速出动让居民内心踏实了许多。

毕征在工作中还承担着社区2号楼楼长的职责,负责整栋楼的返京人员信息登记、居家观察14天人员的每日身体健康状况问询与登记。有的返京人员因在观察期内,必要的生活需求怎么办?

对此,毕征迅速转换角色,化身为居民贴心的服务员,家里蔬菜水果不够,他上门提供;得知家中没有体温计,他免费送去;垃圾堆积不能有效处理,他挨家挨户取倒……无论大事小事,毕征都逐一完成居民需求。

“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这是毕征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他常以这句话激励自己,并要求自己尽一切所能去诠释什么是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名年轻的基层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华丽的语言,暂时放下家中温暖和对未婚妻的承诺,毅然决然奔赴抗“疫”前线选择与星辰相伴。像这样的年轻人很多,正是因为他们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把危险扛在肩,筑起钢铁长城般的防线,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念。

职场新人逆行战“疫”

1994年出生的李菁去年9月才走上工作岗位,疫情发生后,这位工作不到半年的“90后”职场新人逆行而上,不怕苦不怕累,用坚强勇敢迎击疫情,展现“90后”的责任与担当。

下沉社区筑防线

疫情发生后,社区成为抗“疫”主战场,我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区发改委临时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社区开展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线。作为区发改委的一名党员,听到组织的召唤,李菁没有一丝犹豫,直奔“战场”,下沉到十八里店乡弘善一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弘善一社区封闭了社区不必要的出入口,只留下两个供居民进出,实行24小时值守。当社区工作人员说出入口值守缺人手后,李菁想都没想,主动提出要去出入口进行值守,与其他工作人员给居民发放出入证,对进出人员查验出入证、测温、登记信息。值守工作事情多、任务重,且值守点在室外,但李菁没有丝毫抱怨。正月气温低,站在外面冻手冻脚,手伸出来,不一会就能冻红,有时一站一上午,冻得人直打哆嗦。

“冷了就喝热水,要不就跺跺脚,再冷都不能退缩。”李菁说,大门是社区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不能掉以轻心,得对每一个居民负责,自己苦点,值得!

尽职尽责护复工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北京市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区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组,李菁又被调入了这个组。

制定工作方案、跟踪工作例会、下发通知、督办政策措施……一进入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组,李菁就开始忙碌。“朝阳区企业多,从业人员多,企业复工复产后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所有工作必须做实做细,才能防止疫情扩散。”李菁丝毫不敢马虎。

为保障企业安全复产复工,物资保障部门协调了一批防疫物资,李菁负责协调供需。“先要了解企业需求量和物资供应量,然后对接产需。”李菁介绍,这项工作要和多个部门、单位沟通,反复确认信息、数量,跟踪物资对接情况,事务繁多。李菁耐心地与一家家企业沟通,一遍遍核实信息,协调了12万个口罩,10吨酒精和消毒液,以及170把额温枪。

疫情防控任务重,许多工作都比较急,只能加班加点做,有时甚至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家。李菁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她从没叫苦叫累,一边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一边快速调整自己,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节奏。

“我年轻,熬得住。虽然累,但完成好我的工作,就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李菁说,她累并快乐着。

并肩作战添力量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李菁还抽出时间协助弘善一社区开展防控。她坦言,有时自己也会觉得累,可每当这时就会想到身边的同事,自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其实不止我,每一个人都很忙。同事中有到现场检查的,有在办公室整理材料的,一忙就是一天,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抱怨过一句,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李菁说,并肩作战的同事感动着她,也鼓舞着她。

这其中,让李菁感动最深的是一位快退休的老同志。一天晚上,李菁收到群消息,点开看到是这位同事的照片。晚上9点多了,他还在社区值守。“天那么冷,他年纪也不小了,但依旧到社区协助防控工作。我这么年轻,又有什么做不到的。”李菁暗暗对自己说,“我要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朝阳报)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