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活动 > 正文

“向校园欺凌说不——我们在行动”发布会在京举行

5月8日,向校园欺凌说不——我们在行动发布会在中华儿慈会会议厅举行。该活动是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校园安全

5月8日,“向校园欺凌说不——我们在行动”发布会在中华儿慈会会议厅举行。该活动是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参与,拟发起全国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及志愿者向校园欺凌说不的公益倡导活动。活动重在预防,通过讲授、互动活动、反校园欺凌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在全国校园广泛开展反校园欺凌活动;同时整合专业机构和专家资源,为开展校园安全教育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支持。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名誉理事长路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办公室主任胡发清,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与研究中心主任张柳,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徐惠芳,中华儿慈会项目管理部总监靳剑慧,中华儿慈会项目管理部项目官员单菲,儿童安全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中国公共安全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华儿慈会安童生专项基金主任宁蓬,团中央中国志愿服务培训专家、台湾青年社会服务推展协会理事长林士杰,原青海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巡视员、青海省儿童福利协会会长田延英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代表等出席活动。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家长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和各种技能的培养,而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安全却往往被忽视。王林理事长表示,中华儿慈会在儿童救助领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在治理校园欺凌方面做出贡献。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路琦分享了研究数据,201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60.5%的未成年犯在上学期间曾遭受过欺凌。路琦秘书长指出“向校园欺凌说不—我们在行动”意义重大,无论是从受害方还是加害方的角度,都需要有效的预防教育,同时呼吁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校园欺凌的治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首先回顾了机构八年来在儿童保护领域所做的工作,通过儿童福利主任项目的一线数据阐述了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高华俊副院长表示未来将把校园欺凌的教育、预防与治理嵌入到儿童福利主任项目中,让全国更多的孩子能接受到防范校园欺凌的专项教育。高华俊副院长指出该活动意义重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将从研究咨询出发,从渠道出发给予活动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从自身曾遭受的校园欺凌谈起,到留学英国所观察到存在的校园欺凌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并指出了目前我国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缺乏理论研究,缺乏实际解决方法的现状。王大伟教授表示,将尽己所能为活动提供支持。

青海省儿童福利协会会长田延英回顾了2018年与中华儿慈会安童生专项基金在青海省开展的九场“向校园欺凌说不”专项教育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该活动也锻炼了机构员工的执行能力、加强了团队的建设,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与中华儿慈会在校园安全教育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中华儿慈会安童生专项基金主任宁蓬在发言中介绍了专项基金近年来在反校园欺凌方面所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对活动创新的思考。希望藉此活动能够为更多参与到校园安全教育的机构搭建一个平台,使机构的项目执行和团队建设都能有显著的提升。

与会专家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未来该活动将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志愿者参与,共同推进防范校园欺凌的校园教育工作。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