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推动社会救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在新时代应急管理格局下,如何建好、用好社会救援力量,引导和激励他们有序、规范参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

在新时代应急管理格局下,如何建好、用好社会救援力量,引导和激励他们有序、规范参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表示,我国社会救援力量具有资源丰富、贴近一线、组织灵活的优势,他们发展速度快、参与热情高、活动范围广、服务领域宽,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晓林说:“就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现状而言,概括讲:数量众多、质量不足;管理松散、未聚合力;工作积极、效率偏低;装备低下、专业欠缺;活动有限、缺乏资金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社会救援组织有4000多家,但真正具有专业水平的社会救援组织不足800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这些组织往往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虽然他们在救灾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活动不规范及缺乏资金和专业救援设备等问题,致使一些救援队即便及时赶到了救援现场,在面对复杂的救援场面时也无计可施。

“社会救援组织是缺乏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的,因此国家及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应扶持一批重点社会救援组织,对表现优异、技能突出的给予重点培养,纳入国家救援队伍体系,形成国家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李晓林提出建议,加大政府对社会救援力量的支持引导力度,将社会救援力量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作为有益补充;为社会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由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长期开展救援工作且社会影响力好、公信力强、救援经验和力量丰富的社会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救援车辆和救援器材,并形成长效机制,每年将救援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用于救援装备的购置和维护;建立健全实施救援活动的保障机制,特别是为救援队员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使救援队员无后顾之忧。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校长刘春平表示,除了装备支持,还应健全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救援的相关制度。应急救援,法治先行。刘春平认为,我国现有关于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救援的制度大多停留于宏观层面,原则性的规定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相应的参与机制和工作制度也没有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往往缺乏正式的、制度化的渠道和途径。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救援力量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在救援中受到法律的保障和规范。这也有助于提高政府与公众对社会救援力量的信任度,使彼此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见习记者 郭诗锦)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