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修便民桥 走致富路——塔湾村在振兴路上探索不止

央广网西宁9月7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清澈的塔湾河的北岸是一排排砖瓦村舍,整齐洁净,错落有致。南岸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秋日的田地里尽是饱满的黄色。塔湾村(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这里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

央广网西宁9月7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清澈的塔湾河的北岸是一排排砖瓦村舍,整齐洁净,错落有致。南岸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秋日的田地里尽是饱满的黄色。

塔湾村(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

这里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塔湾村,距离湟源县12公里,属浅脑山地区,全村共有村民163户6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户16人。受限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村民长期以来依靠种地、养殖发展经济,收入单一,生活拮据。

干净整洁的塔湾村文化广场和远处依稀可见的梯田(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

2015年10月,青海省启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的安排下,湟源公路总段副总段长李军来到塔湾村担任第一书记。五年多的时间里,李军和驻村工作队因村制策、因户制策,为贫困户修建猪舍,支持村民发展养殖;新建村文化广场、维修老年活动室、村委办公室,对村内道路两侧和休闲空地进行绿化,健全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改扩建阿华公路K8+230米处明涵一道,整治阿铧路病害,为沿线群众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利用公路养护部门的机械技术优势,组织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公路养护生产,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平整宽阔的村道(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

“以前南山上都是斜坡,种植和收割都不便,收成也不好。”据塔湾村村长李桐林介绍,2017年11月,塔湾村南山608亩坡改梯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坡改梯极大地改进了村子的耕作种植方式。与此同时,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塔湾河上架起了一座便民桥,梯田实现了机械化收割,给村民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横跨塔湾河通向梯田的便民桥(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

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惠民的实事,让塔湾村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塔湾村于2017年全部脱贫,2018年退出贫困村。

“最大的变化就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是村民们观念和想法的变化。”李桐林说。

摒弃以往靠天吃饭的老观念,养殖牲畜,外出务工,做护林员、保洁员,越来越多的村民找到了新的出路。

杨世武和父亲在院子里(央广网发 汪晓青 摄)

57岁的杨世武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亲,不便外出务工,在他的家里,三间新房收拾的明亮干净,院子里种着萝卜、蚕豆等蔬菜农作物,猪舍里三只猪仔呼呼大睡,再过半个多月,田里的小麦、土豆等农作物就可以收割了。“我是村里的护林员,闲暇时间在村里做卫生保洁工作,明天我要去修建便民桥的工地上打零工。”村民杨世武笑呵呵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2021年8月,张洪涛、穆河翼等新一任工作队开始了驻村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村民在振兴的路上走得更好。“结合村里的实际,聚焦村集体经济,我们正在思考和谋划,通过成立合作社,推进光伏扶贫,尝试种养殖、刺绣品制作等多种方式,探索寻找塔湾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工作队队员穆河翼说。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