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两弹一星”精神的三重意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附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有672名官兵、职工和家属长眠在这里。视觉中心供图(资料图片)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研制两弹一星历程中培育生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附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有672名官兵、职工和家属长眠在这里。视觉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研制“两弹一星”历程中培育生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中国人自尊自觉的志气,彰显了中国人自强自立的骨气,奠定了中国人自信自豪的底气,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力量之源。

“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中国人自尊自觉的志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几个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陈赓大将问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当年的回答掷地有声:“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吗?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吗?”凭着这股自尊自觉的志气,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来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奉献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壮丽诗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情怀。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两弹一星”研制呕心沥血,临终前念兹在兹的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王淦昌在作出“我愿以身许国”的回答后放弃他所擅长的学术研究领域,化名王京在西北的核试验基地主持爆轰实验;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赶回北京时,乘坐的飞机在降落中不幸失事,最后时刻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护住了装有绝密科研资料的公文包;彭桓武以“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来关心祖国,建设祖国使她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生动诠释了“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的铿锵话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精神撑起了中国人的志气。

“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了中国人自强自立的骨气

“两弹一星”事业起步于我国遭遇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的特殊时期,一方面是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一方面是当年国内正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是,艰难困苦没有吓倒中国人,反而更加激发了“两弹一星”奋斗者们自强自立的骨气和勇气,他们克服生活和科研上的重重困难,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保证了“两弹一星”的顺利研制,显示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和能力。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十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亲人和故乡,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西北试验基地,他们顶酷暑、战狂风、住帐篷、喝苦水。生活上的困难自不必说,研制过程的艰辛更是超乎想象。邓稼先率领年轻的理论设计团队,夜以继日,顽强拼搏,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苏联人曾认为“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但是,“两弹一星”奋斗者们突破生命极限的考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1966年10月到1970年4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研制人员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人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骨气。

“两弹一星”精神奠定了中国人自信自豪的底气

“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奋斗者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团结奋战,自主创新,攻克了几千个重大的技术难关,将国家发展与民族安危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有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等科学家们的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以及成千上万与他们一起协同奋战的普通建设者,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弱到强的飞跃。“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奠定了中华民族挺直脊梁的自信和底气。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年奔赴西北的“两弹一星”奋斗者中的90%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以爱国、奉献、奋斗、攀登为关键词书写了最美的青春华章。“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品格,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必将引领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最新图文

热点排行

本网要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